笔趣阁

笔趣阁>捉妖 > 第727章 来多少我杀多少(第3页)

第727章 来多少我杀多少(第3页)

“不多不少,正好一百零八个。”瑶抬头看向远方,“有个小姑娘许愿说,希望爸爸别再喝酒打妈妈了;还有个瞎眼老人,只想再听一次孙子叫他一声‘爷爷’;最让我心疼的是个孩子,他写的愿望是‘我想活着,因为我答应过妈妈要考上书院’。”

许小刚沉默片刻,转身往锅里倒油。

“那就多烙几张饼吧。”他说,“今晚风大,别让人饿着。”

瑶点点头:“加葱,少盐。”

炊烟袅袅升起,穿过云层,竟在夜空中织成一片星图??那是历代许愿者的轨迹,交织成网,覆盖整个九州大地。

而这星图的核心,正是那盏永不熄灭的灯。

数日后,一名年轻的道士奉师命前来查探“异象源头”。他跋涉数月,终于抵达极北小院。推门而入时,只见一对夫妇模样的人正在做饭,屋内温馨如家。

他拱手行礼:“晚辈玄霄观弟子陈明真,奉师尊之命,前来请教:二位可是传说中的‘白衣先生’与‘瑶娘’?”

许小刚擦了擦手,笑道:“我不是什么先生,就是个会做饭的普通人。”

瑶端来一碗热汤,放在桌上:“喝点吧,驱驱寒。”

陈明真犹豫片刻,还是坐下喝了。汤入口的刹那,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幕画面:自己五岁时发烧昏迷,母亲彻夜守候,一边哭一边念叨:“只要你好起来,我愿意折寿十年。”那时他还小,不懂珍惜,甚至嫌她唠叨。如今母亲早已离世,他才明白那份爱有多沉重。

他放下碗,泪流满面。

“原来……这才是修行。”他哽咽道,“不是飞升,不是长生,而是学会去爱,也被爱。”

许小刚拍拍他肩膀:“回去告诉你们师父,真正的道不在天上,而在人间烟火里。”

陈明真拜别离去。临行前,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愿望:

>“愿天下师徒皆能坦诚相待,莫让执念遮蔽真心。”

当晚,玄霄观祖师堂中,一块千年不动的玉碑突然裂开,显露出隐藏已久的铭文:

>“道始于情,终于愿。忘情者失道,守愿者得真。”

观主惊醒,连夜召集弟子诵经忏悔。自此,玄霄观改规,不再强调“斩情绝欲”,转而倡导“以情入道,以愿证心”。

此事传开后,越来越多修行门派开始反思过往教义。有的解散闭关制度,鼓励弟子行走红尘;有的设立“心愿阁”,专门倾听凡人疾苦;更有甚者,直接派人前往愿安各院学习“倾听之道”。

而在这场变革之中,最令人震惊的,是一直被视为邪道代表的“血影宗”。

该宗以吞噬他人情绪为修炼手段,历来为人所唾弃。但在某个月圆之夜,其宗主亲自来到极北小院,跪在门外整整三天三夜,不吃不喝。

第四天清晨,门开了。

他进去时已奄奄一息,瑶扶他坐下,喂他喝了一碗粥。

他哭了,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。

原来他幼年父母双亡,被仇家扔进乱葬岗,靠着啃食死人肉活下来。后来被血影宗捡走,灌输仇恨,才一步步成为杀人如麻的魔头。可内心深处,他一直记得五岁那年,母亲给他做过的一顿葱油饼。

“我……我也想做个好人。”他抽泣着说,“可我不知道怎么开始。”

许小刚静静看着他,良久才道:“那就从明天开始,每天做一件小事,帮一个人,哪怕只是扶老人过桥,替孩子捡回风筝。”

那人重重磕头:“我愿意试。”

他离开后,拆毁血影宗总坛,在原址建起一座医馆,取名“赎愿堂”。他不再吸食怨念,反而用自己的功法为病人驱除心魔。十年间,治愈万人,被称为“黑衣医圣”。

他在临终前留下遗言:

>“我一生罪孽深重,不敢求赦免。只愿死后,有人肯为我点一盏灯,说一句‘辛苦了’。”

那一夜,愿安村所有分院同时点亮烛火,数百名曾被他救治的百姓齐聚极北小院,在胡杨树下为他燃起长明灯。

灯火通明,映照千年风雪。

许小刚站在窗前,望着那一片温暖的光海,轻声问:“你说,他会看见吗?”

瑶靠在他肩上,微笑:“只要有人记得,他就还在。”

风起了,铃响了。

锅里的饼又熟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