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捉妖 > 第741章 出发取宝(第1页)

第741章 出发取宝(第1页)

“我明白了。”

姜云重重的点了点头,听了刘伯清的话,姜云心中倒是顺畅了不少,他看向刘伯清说道:“多谢刘先生。”

“行了,你能不能活下来,都还是两说呢。”刘伯清摆了摆手,随后坐在椅子上,从抽。。。

小女孩站在门外,风雪灌进她单薄的衣襟,冻得手指发紫。那只瞎眼老猫伏在她怀里,瑟瑟发抖,尾巴却仍轻轻卷住她的手腕,像一道不肯断裂的羁绊。她仰起脸,看不见门上的铜环,只能凭着记忆摸索着敲了三下??轻、重、轻,是母亲临死前教她的暗号。

屋内,学徒们正围坐在主灶旁诵读《疗饥方》第三篇:“火自心生,汤由愿成;不以手调,而以魂烹。”声音清朗,如雪后初晴的山涧流水。忽然,最年长的老师傅抬手止住诵读,目光落在那口悬于梁下的旧铜锅上。

锅底“嗡”地一震。

不是风动,也不是火跳??而是整座初心屋的地基都随之轻颤了一下。梁柱间缠绕的蒸汽骤然凝滞,继而缓缓旋转,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光晕,自屋顶垂落,直抵门槛。锅盖无声掀开,汤面翻滚,一碗素面凭空浮起,稳稳落在门前小几上。葱花在热汤中打着旋儿,依旧摆成了笑脸模样。

“进来吧。”老师傅轻声道,“这碗面,等你十年了。”

小女孩怔住,脚下一滑,差点摔倒。怀里的老猫低呜一声,用头轻轻顶了顶她的下巴。她咬着唇,扶着门框慢慢挪进来,跛脚在地上拖出一道浅浅的痕。她的手沿着墙壁摸索前行,指尖触到一块凸起的刻痕??那是第十五代守锅人亲手留下的印记,深深刻着一行无人能识的小字:**“我还记得你哭的声音。”**

她跪下了。

不是因为虚弱,而是因为听见了。

她听不见人声,也听不见风雪,但她能听见**锅语**。

此刻,那口主灶正对她低语,如同祖母哄睡时的呢喃,又似远古战鼓在血脉里回响。每一个气泡破裂的声音,都是一个名字;每一次火焰跳动的节奏,都是一段记忆。她听见三十年前一位小女孩在雪夜里哭泣,说“妈妈不要丢下我”;她听见二十年前一只瞎眼猫为了护住一个饿昏的孩子,硬生生咬断了一只野狗的喉咙;她还听见十年前某个冬夜,有人抱着陶碗喃喃自语:“只要锅还响,我就还能回家……”

泪水顺着她冰凉的脸颊滑落,滴在铜锅上,发出“滋”的一声轻响。

那口旧铜锅竟微微颤动起来,表面焦黑处开始剥落,露出底下暗金纹路。学徒们惊呼后退,唯有老师傅伸手制止:“莫怕,这是‘承愿之器’的第二次觉醒。”

原来,并非所有铜锅都能成为初心灶。唯有承载过百人温饱、见证过生死离别、浸透过眼泪与誓言的锅,才有资格被天地感应。而这口锅,曾在一个个寒夜里为流浪者煮汤,曾在荒年里熬尽最后一把米,甚至曾在山崩时被当作盾牌护住孩童??它的每一道裂痕,都是愿力的经脉。如今,它再度苏醒,只为迎接下一个持锅之人。

瞎眼老猫突然站起,走到主灶前,伏下身子,将头搁在前爪上。

这是认可。

老师傅颤巍巍起身,从墙上取下《疗饥方》残卷,捧到小女孩面前:“你能看见吗?”

女孩摇头:“我看不见字,也看不见人脸。但我能‘尝’到声音,能‘闻’到悲伤。刚才那碗面里……有一个人走了很远很远的路,饿着肚子,却把最后一口粮给了别人的孩子。”

老师傅笑了:“这便是‘心见’。比眼睛看得更真。”

他翻开书页,指着第一行字:“这不是教你如何控火、选料、调味。而是让你记住??我们煮的从来不是面,是希望。是让一个快要放弃活着的人,愿意再多走一步的力气。”

女孩伸出手,掌心覆在纸页上。她虽不识字,却闭目良久,忽然哽咽:“我听见了……好多声音。他们在说谢谢,说吃饱了,说还能活下去……还有一个女人,在哭,她说‘孩子,你要活下去啊’……”

屋内一片寂静。

老师傅眼中泛起泪光。他知道,那是女孩母亲临终前的话。

那一夜,昆仑无人谷中的石屋再度震动。白袍老人的身影早已消散,可那半支未燃尽的紫竹香,竟从虚空中重新浮现,静静插回石鼎之中。香烟袅袅升起,映出小女孩跪坐在灶前的画面。她双手抚着那口旧铜锅,嘴唇微动,似在与它对话。锅壁渐渐发热,竟自行点燃一团幽蓝火焰,无需柴薪,亦无烟雾。

十三灶同时轻鸣,像是老友重逢的问候。

三天后,女孩正式成为学徒。

她学得极慢,却又极快。

慢,是因为她跛脚难行,无法自如添柴;慢,是因为她耳聋不能听沸声,无法判断火候;快,是因为她能用皮肤感受温度变化,能用舌尖尝出汤水浓淡,更能用心捕捉食客的情绪波动。第五日,她凭气息判断出某位寡妇心中藏着悔恨,便在她面中多加了一撮晒干的桂花??那是她亡夫最爱的味道。寡妇吃着吃着,突然放声大哭,说出埋藏十五年的秘密:她曾因嫉妒,烧毁了丈夫写给初恋的情书,而那人,正是后来为救她而死的恩人。

第七日,她独立完成第一碗“慰灵面”。一位多年失忆的老翁尝了一口,竟缓缓开口,念出亡妻的名字。

众人惊叹。

唯有她自己知道,这一切并非天赋,而是**偿还**。

她曾是个弃儿,在雪夜里被母亲放在庙门口,怀里揣着这只缺口陶碗和一条破毯。她死了,冻僵在五步之外,手里还攥着半块冷饼。她被人捡去,养到八岁,便因跛脚遭逐,从此流浪天涯。她曾偷过馒头,被狗追咬至昏厥;她曾睡在坟地,靠啃树皮活命;她曾想跳河,却被一只瞎眼老猫拦住去路??那猫,就是如今蜷在她怀里的这只。

是她一路抱着碗走过来,只为守住母亲最后的遗物。

也是这只碗,一次次救了她的命:有人看她可怜,主动施粥;有人见她持碗不弃,认定她是守灶传人之后,收留暂住;更有一次,她在深山迷路,饿得昏厥,醒来时却发现碗中不知何时多了半碗野菜汤??后来才知,那是山中隐修的前辈所赐,只因看见她梦中仍在低声背诵《疗饥方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