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黑暗便有了出口,
>寒冬也终将迎来解冻的声响。
与此同时,“百校千灯”计划加速推进。四川、贵州、宁夏等地陆续建成“声音角落”,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写下心事:有人倾诉被霸凌的恐惧,有人记录对远方父母的思念,还有人画下梦见的未来??当医生、当老师、当能把星星摘下来的宇航员。
赵医生发来新消息:“那个读《回声档案》的抑郁症少年,今天第一次参加了班级朗诵比赛。他选的是阿木的作文,念到‘我家没有春天’时哭了,全班安静听着,没人笑话他。”
青海央金也传来喜讯:“‘我在’奶茶店第四家分店开业,这次我们做了‘流动声音邮筒’,随外卖一起送到顾客手中。有个独居老人投了纸条:‘谢谢你们还记得我生日快乐。’”
最让许风吟动容的,是一封来自新疆的信。寄信人是位退休语文教师,附了一叠学生作业复印件。她在信中写道:
>“我教了一辈子书,总以为好文章要有修辞、有结构、有深度。
>直到看到你们收集的声音,我才明白??
>最动人的文字,从来不是技巧的胜利,
>而是灵魂的坦白。”
许风吟把这封信贴在工作室墙上,旁边挂着马小满的画、阿木的船、内蒙古巴图父子的合影。
某个深夜,他再次打开系统后台。新消息不断跳动。他点开一条语音,背景是医院的仪器滴答声:
>“我是肿瘤科护士小陈。
>今天送走一位十七岁女孩,她临走前最后一句话是:‘请把我写给妈妈的信放进河里。’
>我们照做了。
>她走得很平静,嘴角带着笑。
>谢谢你们教会我们,死亡不是终点,遗忘才是。”
他听完,久久未动。然后默默新建一条回声记录,编号109,备注栏写下:
>生命的意义,不在长短,而在是否被真正倾听。
>愿每一个离去的灵魂,都能乘着纸船,
>飘向被铭记的彼岸。
合上电脑,他走到窗前。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,远处高楼广告屏正滚动播放一则公益短片??画面中,无数孩子在不同地方折纸船,放入溪流、湖泊、甚至雨水积洼。旁白温柔响起:
>“你说出的声音,也许无人回应。
>但请相信,总有一阵风,会把它带到需要它的地方。
>‘心灵森林’,与你共筑回音之河。”
许风吟静静看着,直到广告熄灭。
他知道,这场旅程还远未结束。
因为只要还有人在痛,在爱,在挣扎,在希望,
就一定有人,愿意为他们点亮一盏灯。
而他,将继续走下去,
带着纸、笔、录音机,和一颗始终敞开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