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虎贲郎 > 第733章 进退维谷(第3页)

第733章 进退维谷(第3页)

然而,真正的风暴,往往始于无声之处。

秋分之夜,信义塾突遭大火。火势凶猛,直扑藏书楼。所幸值守学生警觉,奋力抢救,保住《宪章》原本与《逆案志》手稿,但《南中信义录》原稿及大量学生笔记化为灰烬。

现场发现一只烧焦的陶鸽,内部藏有炭写密信:“伪书当焚,真言当立。尔等篡改历史,妄称信义,实则蛊惑人心。吾辈继崔允之志,誓清天下!”

赵明远站在废墟前,面无表情。他知道,这已不是个别阴谋,而是一场意识形态之战。有人不愿看到一个“平民可用信义挑战权威”的世界。他们不怕刀兵,只怕思想。

次日,他在焦土之上立碑,刻字曰:“此处曾焚真理,今更生勇气。”

并宣布:即日起,《南中信义录》将由百名学子共同重写。每人凭记忆书写一段,汇总对照,补缺校误。若有分歧,则公开辩论,择其近真者录之。

“历史不该只由一人书写。”他对学生们说,“尤其当它关乎信义时,更应万人共执笔。”

三个月后,新《南中信义录》成书,共七种版本流传于世。人们惊讶地发现,尽管细节略有出入,但核心始终一致:阿兰朵穿越风雪的那一夜,所有人都记得她说的话??

“我不是为了谁而活,我是为了不让‘说话算数’这件事死去。”

冬至,大雪封山。赵明远接到一封匿名信,字迹稚嫩,却力透纸背:

>“先生:我父为县丞,昨夜收贿放走恶霸,我不敢言。今读《仓蠹录》,彻夜难眠。我将他账本偷出,藏于村东老槐树洞。若您肯派人来取,请在明日晨钟响时,放飞一只红纸鸢。”

赵明远读毕,立即派出两名监察生,携信与地图北上。翌日清晨,一只猩红纸鸢自晋阳城头升起,划破雪幕。

七日后,该县丞落网,牵出贪腐网络十余人。那少年被匿名保送至信义塾,成为最年轻的一届监察生。

春又至。

赵明远五十大寿,无人知晓,他自己亦忘。清晨照例巡田,见埂边坐着个七八岁孩童,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画。走近一看,竟是狼牙坠与稻穗交织的图案。

“你画这个做什么?”他问。

孩童仰头:“娘说,这是‘不说谎的符号’。长大要是当官,就得像赵先生那样,说话算数。”

赵明远心头一热,蹲下身:“你知道赵先生长什么样吗?”

“不知道。”孩童摇头,“但我知道,他一定很累,因为他总在帮别人守诺。”

赵明远笑了,从袖中取出一枚亲手打磨的木制狼牙坠,挂在他颈上:“那你愿意将来替他继续守吗?”

孩童用力点头:“我发誓!”

夕阳西下,赵明远缓步归家。途中经过思子台,见石碑前摆着一束野花,花瓣上还沾着晨露。旁边压着一张纸条,字迹娟秀:

“北方的麦子熟了,很亮,像你说过的那样。”

他抬头望天,北斗璀璨,春风拂面。

那一夜,他在新日记本上写道:

>“信义不是石头,不会永远立在那里等人膜拜;它是一条河,必须不断流动,才能不腐。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支流,哪怕只带来一滴清水,也能让整条江河更加浩荡。

>阿兰朵走了。

>赫连曜来了。

>孩童发誓了。

>所以我知道??这条河,还会流很久很久。”

窗外,又一只纸鸢悄然升空,乘着晚风,飞向看不见的远方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