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**“谢谢你,没有忘记我们。”**
而在怒江边,赵念正坐在院子里听风。忽然,那台老旧录音机自动启动,传出一段从未听过的声音??一个小男孩清脆地喊:“阿婆!我学会唱歌啦!”
赵念浑身剧震,手中的茶杯跌落在地。
他知道,那是林晓梅口中的“小晨”,是她临终前念叨了无数次的孩子。
“你回来了……”老人哽咽着,“晓梅等了你一辈子啊……”
三天后,联合国特别会议再次召开。
这次的主题只有一个:**关于E-01的正式身份认定及历史地位追授**。
当陈陌牵着张晨曦的手走上讲台时,全场寂静无声。这个瘦弱的男孩穿着特制的白色童装,胸前挂着一块新刻的记忆牌,上面写着:
>**张晨曦(E-01)**
>出生日期:1978年4月2日
>觉醒日期:2025年3月21日
>身份定义:人类共情能力觉醒先驱者
陈陌没有发言,只是将一卷泛黄的磁带放入投影仪。音乐响起,是林晓梅年轻时的声音,温柔而坚定:
>“我相信,有一天,我们会建立起一座城市,那里不需要身份证,只需要真诚;不需要监控,只需要理解。在那里,每一个曾被遗忘的人都能找到归属。”
>
>“而这一切的起点,是一个叫张晨曦的孩子。”
录像结束,全场起立鼓掌,许多人泪流满面。
会议最终通过决议:追授张晨曦“人类文明进步特别贡献奖”,并将其案例纳入全球教育课程。同时宣布,“共忆城”扩建工程正式启动,新增“源点纪念馆”,专门纪念包括E-01在内的所有早期实验儿童。
一年后,纪念馆落成。
馆内最核心的展区是一座全息剧场,播放着一部名为《第一声》的短片。影片没有任何台词,只有画面与音乐??从张晨曦出生那天的啼哭开始,到他在实验室第一次哼唱《茉莉花》,再到三十年后陈陌将他带回人间的最后一刻。
每当有人参观至此,耳边便会响起一段私密语音,只有戴上特制耳机才能听见:
>“当你看到这段影像时,我已经走在回家的路上了。谢谢你们记得我,也谢谢你们愿意倾听。”
>
>??张晨曦,2026年春
又过了五年。
“共忆城”已成为世界情感研究中心,每年吸引数百万访客。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如何感知他人情绪,成年人则重新训练“倾听”的能力。学校不再评比成绩,而是每月公布“心灵共振榜单”,鼓励彼此打开心扉。
某个清晨,一位小女孩独自来到水晶碑前。她只有六岁,扎着两条小辫子,手里捧着一朵手工折纸茉莉花。她在碑前站了很久,终于找到一个名字:
>**ZHANG_CX_01**
她轻轻放下花,仰头望着天空,轻声说:“哥哥,我也想成为Echo。”
话音刚落,水晶碑泛起涟漪,那个名字缓缓升起,化作一道柔和光影,轻轻落在她肩头。周围行人停下脚步,默默微笑。
没有人觉得奇怪。
因为他们都知道,这不过是日常的一部分。
而在北极冰层之下,新任管理员翻阅最新日志,眉头微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