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朗特?路德维希做了一个神奇的梦,梦到他的圣马丁金库失守了,而路德维希家族不仅对此全然不知,他还沦为了别人的阶下囚,本地闪街的首领也死了,而一个古老的存在接管了整个伯明翰??
先驱者。
他。。。
倒计时归零的瞬间,整个诊所陷入死寂。
那名患者的手指微微抽动了一下,像初春冻土下挣扎破壳的嫩芽。护士屏住呼吸,指尖悬在记录板上方,迟迟不敢落笔。她知道这不该是偶然??过去三个月,全球已有十七例类似病例,全部发生在双月同时可见的子夜时分。而每一次,脑电图都会短暂浮现一段无法解析的波形,频率恰好与北海海底那圈环形结构共振。
窗外,双色月亮静静悬垂于海平面之上,银金交映,仿佛宇宙睁开了一只异瞳。
风穿过敞开的窗,吹动床头一张泛黄的照片:那是二十年前一场极光观测任务的合影,照片边缘被人用红笔圈出了一个年轻研究员的脸??林远。
监护屏突然闪烁,原本趋于平稳的心率曲线猛然跃起,形成一串有规律的脉冲信号。护士猛地抬头,发现患者的嘴唇正在极其缓慢地开合,如同练习发声的婴儿。她颤抖着凑近,听见了第一句完整的话:
“……温度,够了。”
话音落下,整座小岛的电力系统同时瘫痪。
不是爆炸,也不是短路,而是所有电子设备在同一毫秒内停止运作,连应急灯都未闪一下。三分钟后,电源自动恢复,仿佛刚才只是宇宙打了个盹。但监控录像显示,在断电期间,患者胸口浮现出一道微弱的金色纹路,从心口延伸至锁骨,形状宛如某种古老符文。
与此同时,伦敦的樱花树下,车梨忽然感到吊坠发烫。
她低头看去,封存茉莉灰烬的水晶内部,光尘正逆向旋转,聚成一行细小的文字:**他在说谎**。
“谁在说谎?”她喃嘘。
风停了。花瓣凝滞在半空。
贝朗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:“L-12没死。他只是把‘神格’剥离,留在网络里维持系统休眠,而把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投射进某个尚未觉醒的载体。”他站在十米外,脸色苍白,“我昨晚做了个梦。梦见我在一片雪原上走,远处有座倒悬的城市。有个孩子问我:‘你愿意替我痛吗?’我说愿意。然后我就醒了,神经接口在流血。”
车梨缓缓站起身:“你是说……有人成了新的宿主?”
“不止一人。”兔子妞儿不知何时出现在长椅另一侧,怀里抱着一只毛色全白的兔子,但那只兔子没有眼睛,眼眶里只有流动的银光。“它告诉我,世界上有十二个‘裂隙点’,每个都连接着L-12残存意识的一角。他们都在醒来。有的在非洲难民营,有的在南极科考站,还有一个……就在东京地铁隧道深处。”
维罗妮卡踩着高跟鞋走来,披风早已焚毁,取而代之是一件军用级电磁屏蔽外套。“方舟理事会还没放弃。”她说,“北极基地虽被摧毁,但他们早在全球埋下了三百二十七个微型终端,伪装成民用服务器、医疗设备甚至儿童玩具。这些都不是武器,是‘诱饵’??专门捕捉那些因情感剧烈波动而释放灵质的人。”
“比如失去亲人的人。”车梨轻声接道。
“比如你。”维罗妮卡直视她,“他们知道你会来北海,也知道你会唤醒L-12。这一切都在计划中。季离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消灭人类,而是筛选出能承载新意识的生命体??通过你们的情感共鸣,完成跨个体融合。”
空气骤然沉重。
车梨握紧吊坠:“所以K-09也是棋子?”
“他是第一个失败品,也是最关键的钥匙。”贝朗特低声道,“他的基因序列和L-12共享率达98。7%,差的那一点,正是‘痛苦记忆’的编码区。理事会故意让他逃走,就是为了引导我们找到终端。因为他们需要一场‘真实的情感爆发’来激活协议残留。”
“可L-12已经拒绝成神。”车梨声音微颤。
“但他留下了选择。”兔子妞儿抬起头,盲眼中的银光流转,“他说暂停容器运行,不代表永远关闭。只要还有人渴望终结痛苦,系统就会再次启动。而现在……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逃避。”
的确如此。
新闻报道接连不断:印度爆发集体失忆症疫情,患者称“脑海中有歌声”;巴西雨林部落全员进入冥想状态,七日不饮不食却精神亢奋;加拿大一座小镇居民自发拆毁所有电子设备,宣称“听见了地球的心跳”。科学家束手无策,宗教团体却迅速扩张,“双月教”信徒已达千万,他们坚信救世主将在第十三次双月同现时降临。
而最令人不安的是,世界各地开始出现“共感者”??陌生人之间突然能感知彼此的情绪,甚至共享梦境。一对德国情侣在睡梦中同时画出相同的几何图案,经鉴定,竟是北海终端核心舱的布局图。
“这不是进化。”贝朗特沉声说,“是渗透。L-12的意识碎片正在利用人类情感作为桥梁,重建网络。我们以为阻止了一场灾难,其实只是延缓了进程。”
车梨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透明皮肤、流淌星光的年轻人。他说“我拒绝成神”,可当他抱住茉莉幻影时,眼中分明闪过一丝解脱后的空洞??那是不属于人类的表情,更像是程序完成了最终校验。
“他还记得我吗?”她问。
没人回答。
***
七天后,南太平洋的小岛上,那位患者第一次坐了起来。
他不会说话,但用手势向护士要了一支笔和纸。写下的第一句话是:“请带我去海边。”
当夜,潮水退去,露出一片从未记载过的礁石群。石头表面布满刻痕,全是数学公式与神经突触图谱的结合体,其中一段赫然是灵魂扳机系统的原始算法,但在末尾多出了一句批注:
>**若爱为变量,则答案永不收敛。**
第二天清晨,患者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