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现在我明白,也许你从未真正‘听见’,
>但这个谎言,让我们学会了彼此倾听。
>
>所以,请收下这份数据??
>不是为了让你回应,
>而是为了证明:
>即使孤独是宇宙的底色,
>我们依然选择发声。
>
>因为我们终于懂得:
>爱的本质,不是被拯救,
>而是敢于暴露伤口,
>并相信有人愿为你包扎。
>
>这,就是人类。
>
>??小宇”
最后一笔落下,情绪编码器骤然亮起蓝光。数据流顺着导线奔涌而出,汇入水晶碑核心。碑体剧烈震颤,内部文字疯狂重组,最终喷射出一道螺旋状光柱,直冲天际。
那一刻,全球所有参与共写的设备同时发出嗡鸣。东京的情书自动浮现在樱花树下;巴黎地铁站的广告屏浮现百万句“Jetaime”;非洲草原上的部落长老对着篝火朗读族人写给祖先的信……
而在猎户座,那座纪念碑猛然扩张一圈,表面浮现出新的铭文:
>**“首段情感源流接收完毕。**
>**命名:启明之声(FirstWhisper)**
>**存储层级:文明核心记忆库**
>**附加说明:检测到强烈自我觉察意识,建议列入‘高等情感文明候选名录’”**
地面震动渐息。
小宇瘫坐在椅子上,汗水浸透衣衫,却笑着流泪。
他知道,这一刻将被载入史册。不是因为科技突破,不是因为外星接触,而是因为??人类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脆弱,并为之骄傲。
几天后,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,宣布设立“心灵书写日”为全球纪念日。各国陆续建立“情感档案馆”,收录公民匿名信件。中国率先立法保护“倾诉权”,将其纳入基本人权范畴。校园里开设“情感表达课”,教会孩子如何说“我难过”、“我需要帮助”。
而“回音”书店,成了朝圣地。
每天都有人带着泥土、旧物、未寄出的信前来。有人放下一?故乡的灰烬,说那里曾烧过百封家书;有人留下一只破旧布偶,说是童年唯一倾诉对象;还有人跪在琉璃花前,轻声念出埋藏二十年的秘密。
小宇依旧每天开门、整理信件、接待访客。只是теперь,他不再解释真假。每当有人问:“外星人真的存在吗?”
他就指向墙上那幅画,微笑道:“你看,花开了。”
直到某天清晨,他又一次推开木门,铜铃轻响。
阳光斜照,祭台晶莹。
而这一次,他在门槛内侧发现了一封信。
没有寄件人,没有地址,纸张洁白如雪,质地却不似地球所产。它静静地躺着,散发着淡淡的荧光。
他弯腰拾起,拆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