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条都被网友称为“刀刃向内”的改革。
更有评论写道:“这不是一次公关危机处理,而是一场企业文化的重塑。雷布斯低头的那一鞠躬,或许将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瞬间。”
至于陈默,则再次登上热搜榜首。
#陈默到底图什么#
#陈默为什么不自己做手机#
#陈默是不是早就布局科技圈#
面对外界猜测,他始终未作回应。
直到某档深夜访谈节目中,主持人突然问他:“很多人说你是‘当代侠商’,既有钱又有义气,你怎么看?”
陈默沉默了几秒,然后说:“我不是商人,也不是侠。我只是记得一件事??当我穷困潦倒的时候,是观众的一张电影票让我活了下来。所以现在我有能力了,就想多送几张票出去。”
全场静默。
主持人鼻子一酸,差点落泪。
节目播出当晚,相关片段播放量突破五千万。
有网友留言:“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,赚钱是为了更好地回报世界。”
与此同时,小米内部也开始悄然变化。
客户服务部重组,引入AI智能调度系统,响应速度提升至平均17秒;
供应链管理中心设立“用户代表监督岗”,由真实车主参与决策;
甚至雷布斯本人也开始每周抽出半天时间,亲自接听十通用户来电。
而在最新一期《福布斯亚洲人物榜》上,陈默的名字赫然出现在“最具社会影响力艺人”第一位。
颁奖词写道:“他用娱乐的身份,完成了商业的救赎;以个人之力,推动了一个行业的反思。”
发布会一个月后,第一辆享受“日赔五百”的SU7正式交付。
车主是一位来自成都的年轻程序员,因延期23天,共获赔11,500元。
他在社交媒体晒出发票和转账记录,配文:“这是我人生中最贵的一次等待,但也让我觉得,被尊重的感觉真好。”
这条动态下,陈默悄悄点了赞。
没人知道的是,就在发布会前一天晚上,他曾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会场,反复修改演讲稿。
助理劝他删掉一些过于尖锐的内容,怕激怒雷布斯。
陈默却说:“如果不说真话,那还不如不来。”
最终,他在稿纸上写下一句话,却没有在台上念出来:
**“所谓格局,不是你能花多少钱,而是你愿不愿意为了陌生人,得罪朋友。”**
此刻,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办公室,照在墙上那幅巨大的电影海报上。
那是他第一部获奖作品,《逆光》。
海报下方,刻着一行小字:
**“有些黑暗,必须有人先走进去。”**
陈默端起茶杯,轻轻吹了口气。
窗外,城市灯火通明。
他知道,这场仗还没完。
但至少,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