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道还在继续,徐行的心念神意,却已超脱出来,以一种独特的超然视角,观察着屏天山上下的每个角落。
自徐行放出消息,要举办开山大典以来,抵达屏天山的散修们已有接近六千人,且放眼望去,还有更多人,正在从九州四海陆续赶来。
可即便如此,这些人对如今的屏天山来说,也还是太少、太少。徐行之前招收的弟子,大多数都只是传了功法而已,即便是敖峥嵘、柳毅、许仙等人,其实也没有相处多久,不算好好教导过。
——我这教主,还真是失职啊……
自闭关著书以来,徐行的绝大多数心神,都用在推演“武经”上,如今眼见这些稀稀落落的人群,思绪却不自觉地发散开去。
徐行此前虽是历经多个世界,可还从来没有过,亲手组建出一个庞大宗门,统御万千弟子,搅动天下风云。
看着这些或熟悉或陌生,却有着同样专注的面孔,徐行忽有些慨然神色。
自从离开大明王朝世界后,他又一次感受到,自己的道、自己的法,将要为这个世间,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变革,改尽江山旧!
这数千人中,有徐行这位登临武道极峰的至人大宗师,有厉归真、钱塘君、燕赤霞、南宫恨这样的大真人,也有刚刚入门,初涉武学的旁门散修。
可在这一刻,无论修为高低、无论修行何种武学,他们都真真切切地不分彼此,同呼吸、共命运,吐纳如雷,呵气成风,数百里天象为之变色。
徐行的拳意挟着数千弟子的心念,无止尽地向上攀升,好似具备万物、横绝太空,更衍生出另一片独立于此界的天地,雄浑浩大,无所不包。
其余弟子面对这般拳意,虽是只能仰望,却也是胸怀激荡,久久不能平息,万千感慨汇成一句话,便是——大丈夫当如是也!
过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,徐行才收回拳意,走出大殿,来到栖霞木的树冠处,居高临下,俯瞰一众弟子。
徐行收拳之后。
朝阳升起、云海翻腾。
金光万丈,映得这位教主仿若一尊金身辉焕的神灵,统御万方,雄镇天地,势要扫平一切。
其实,即便是对他来说,裹挟数千名修为不一的弟子,领略武道至境的大风光,亦非是易事,耗力甚剧。
可饶是如此,徐行却觉胸中尤其畅快,拳意更是攀升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峰,令身旁的李云显、司马承祯亦觉心头微微一沉。
李云显仔细品鉴一番这股拳意,慨然道:
“雄浑壮阔、豪气干云,如此拳意,果真是蔚为大观。”
徐行却没回话,只是面向数千弟子,大袖一拂,道一句:
“各自修行。”
数千弟子,包括钱塘君、南宫恨这等桀骜之人在内,皆是昂首向天,抬臂抱拳,面露恭敬神色,齐声道:
“谨遵教主法旨!”
嗓音如洪流狂潮,冲霄而起!
自从那一日,徐行展露神通,直接面向数千弟子传道授法后,屏天山上下,便笼罩在一种狂热的练武氛围中,且愈演愈烈,难以抑制。
即便是陆续赶来的散修,亦很快加入其中,在这种空前的学武狂潮中,三月时光竟是倏然而过。
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在这三个月中,魔门竟然当真没有采取任何举动,任凭平天教大肆招揽门徒,更坐视东南朝廷与正一道筹备罗天大醮。
不过,据司马承祯所说,魔门已经多次派人渗透东南,却都被正一道挡了回去,就连他们留在朝堂中的钉子,也被李存勖一一拔除。
一时间,看似一盘散沙、彼此对立的东南,竟真有铁板一块的势头。
可越是如此,徐行心中就越是慎重。
他很清楚,李林甫的性子,向来是不动则已,一动便要攻敌要害,绝不会做无谓之举。
经过这几次举动后,徐行几乎可以肯定,朝堂中、甚至正一道中,一定还有魔门内应,就是不知道,此人究竟是谁,会在何时发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