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世子稳重点 >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寻亲上门(第2页)

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寻亲上门(第2页)

>“我们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??

>人不是机器,记忆不是数据。

>当你说‘这件事没发生过’,

>那些亲历痛苦的人就会更加确定:

>它真的发生过。”

末尾签名日期:1978年12月24日。

三天后,赵明远坠楼身亡,官方通报称“精神失常”。

沈知意读完最后一行,久久无言。

原来这一切早有预兆。第九井、碑林、玉简、铜铃……都不是偶然诞生的奇迹,而是那段被掩埋的科学实验所遗留的残响。当年那些失控的“记忆载体”,或许正是如今这些装置的原型。

而她,不过是被选中的继承者。

“你打算怎么办?”李婉问。

“公开它。”沈知意抬头,眼神如刃,“我要让所有人知道,他们的遗忘不是自然发生的,而是被设计的。我们要夺回命名的权利。”

李婉摇头:“你疯了吗?国安局已经在全境通缉你!昨天还有便衣来镇上打听一个‘戴铜铃的女人’!你若发布这份文件,他们会杀了你!”

“那就让他们杀。”沈知意平静地说,“但我死之前,一定要让更多人看到。”

她打开笔记本,接入微型扫描仪,一页页录入文件内容。同时启动加密传输程序,将数据分段打包,通过残存的地下电台网络发送出去。每个接收点都是匿名节点,有的藏在乡村小学广播站,有的嵌入老旧电视机顶盒,甚至有盲人图书馆的语音系统也被悄然植入。

她不再依赖单一渠道,而是织一张网??一张由普通人构成的记忆之网。

---

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燕北雪原。

黑袍老妇坐在焚化炉旁,铜铃无风自响。

她抬头望天,乌云裂开一道缝隙,透下一束冷光。

“来了。”她喃喃道。

录音机再次自动开启,传出不属于她的声音:

>“第十八位,张素芬。1967年冬,乡村教师。因拒绝批斗校长,在批斗大会上遭学生殴打致死。尸体被扔进井中,井口封砖。三年后村民打井取水,才发现骸骨握着一本《论语》。”

>“第十九位,陈国栋。1989年春,铁路工人。因举报列车超载安全隐患,被调离岗位。后在一次事故中遇难,家属被告知‘操作失误’。他留下一本日记,记录了所有被忽视的预警。”

>“第二十位,黄晓梅。2015年夏,环保志愿者。调查化工厂排污时失踪。三个月后,下游渔民捞起一具腐烂尸体,DNA确认身份。警方以‘意外落水’结案。”

一个个名字浮现于空中,如同星辰点亮夜幕。

老妇听着,泪水滑过皱纹纵横的脸颊。她不懂技术,不明白为何录音机能接收远方的声音,但她知道??

儿子赵承志没有白死。

她颤抖着手,取出炭笔,在炉壁上一笔一划刻下那些名字。力道太大,指节发白,指甲崩裂出血也不停。

“你们的名字,不能烂在土里。”

---

回到南方小镇,沈知意完成传输后,并未久留。

临行前,李婉递给她一封信。

“这是我父亲临终前写的,我一直不敢打开。今天,我想……该交给你了。”

信封泛黄,火漆完好。沈知意接过,轻轻拆开。

里面只有一张纸,字迹潦草却有力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