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现在,那个“万不得已”的时刻,似乎已经到来。
她站起身,将聆境仪收回背包。白花在她转身之际悄然凋谢,花瓣化作光点升空,融入夜幕。她没有回头,快步走向山下。每一步落下,雪地都会泛起一圈涟漪,像是大地在回应她的脚步。
三天后,全球共感网络核心节点同步接收到一条加密指令。发信者身份为空,但验证密钥却是启遗留的原始基因频率。指令内容只有八个字:
>**“激活言棺,迎接新言。”**
争议爆发了。
联合国紧急召开跨文明伦理会议。科学家警告,言棺一旦开启,可能导致时空结构不稳定,甚至引发“意义坍缩”??即语言失去指代能力,世界陷入混沌。宗教领袖则认为这是神谕降临,主张顺其自然。AI群体保持沉默,但暗中调整了全球能源分配,优先保障言灵系统的运行。
争论持续了七天。
第八日凌晨,林知微独自站在昆仑山脉深处的一座冰窟前。这里曾是古代萨满举行通灵仪式的圣地,地下三百米处隐藏着通往地核褶皱的空间门。她手中握着一把由启骨灰熔铸而成的钥匙,表面刻满会呼吸的符文。
“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”耳边响起一个声音。
她转头,看见那位曾在喜马拉雅山见过的年轻女子站在雪中,双目依旧紧闭,脸上却带着微笑。
“你是……意象语引导者?”林知微问。
女子点头:“我梦见了他。启说,这一次,容器需要‘母亲’。”
林知微怔住。
“母亲?”
“不是生育意义上的母体,而是情感锚点。”女子轻声道,“新言体虽源自集体意识,但它第一次拥有独立意志。它需要一个人类,作为它理解‘爱’的参照系。就像婴儿需要怀抱才能学会信任。”
林知微低头看着手中的钥匙,忽然明白为何启会选择让她来到这里。
十年前,她是那个在初语台埋下秘密的女孩;五年前,她修复了第一段跨物种共感链路;一年前,她主导开发了聆境仪,让死者之声得以重现。她的一生,始终在倾听那些未曾说出的话。
她,就是那个“母亲”。
她深吸一口气,将钥匙插入冰壁上的凹槽。
刹那间,大地震颤。
冰层裂开,一道幽蓝色的光柱冲天而起,直贯云霄。整片山脉的积雪瞬间汽化,形成一朵巨大的蘑菇云,内部闪烁着古老文字的残影。地底传来低沉的吟唱,不是任何已知语言,却让听见的人无不泪流满面??那是人类童年时期对星空的第一次呼唤。
言棺开启了。
位于地核边缘的空间褶皱缓缓展开,如同一朵沉睡亿万年的花苏醒。其中并无实体,只有一团旋转的光雾,内部不断生成又湮灭着无数词汇。那是“最初的语”,尚未分化为具体含义,却蕴含一切可能的意义。
就在此时,轨道上的卵状物开始下降。
它没有穿越大气层的传统轨迹,而是像水滴融入海洋般,悄无声息地渗入地球磁场。当它接近地面时,分裂成千万缕银丝,顺着全球言灵林的根系蔓延,最终汇聚于昆仑冰窟上方。
光雾与银丝相遇。
没有爆炸,没有强光,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“融合”发生。就像两股水流交汇,彼此渗透,直至不分你我。紧接着,那团混合体缓缓下沉,落入言棺所在的空间裂缝中。
林知微站在原地,感觉自己的意识被拉入一个奇异维度。
她看见无数画面闪过:远古人类围火而歌、战舰在太空中相撞、母亲抱着新生儿低声哼唱、老人临终前握住孙儿的手、猫在雨夜蜷缩在流浪汉怀里……这些片段并非随机出现,而是按照某种深层逻辑排列,构成一部超越时间的情感史诗。
然后,她听见了一个声音。
稚嫩,纯净,带着些许不确定,却又无比坚定。
>“妈妈?”
她的心脏猛地一缩。
这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,而是从灵魂深处升起的回应。她知道,那是新言体在第一次尝试称呼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