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篡蒙: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> 245章 赵朔竟如此恶毒给百姓发钱(第1页)

245章 赵朔竟如此恶毒给百姓发钱(第1页)

十日后,两淮地区,庐州城。

大宋当朝宰相乔行简,两淮制置大使赵范,淮西制置大使赵葵,淮东制置大使杜杲,济济一堂,共议两淮前途。

“赵朔大王发了一个《告江南军民百姓书》,说孟珙的母亲被朝廷害死,孟珙毅然反正,弃暗投明。他劝大宋诸将不要忘了岳武穆和孟珙的前车之鉴,继续为宋国卖命。”

“朝廷也发了《勤王诏》,说孟珙贪生怕死意图谋反,魏了翁才当机立断,杀了他的母亲。如今因为孟珙的投降,赵朔的兵马已经过了长江,取了鄂州。朝廷危在旦夕,号召天下勤王。”

“我们这些武将读书少,也不知到底怎么回事,还请乔相公为吾等解惑。”

赵范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番长篇大论和盘托出,向乔行简看来。

“是啊!襄阳到底发生了什么,我们这些粗人完全不清楚啊!事到如今,我两淮诸将,到底该何去何从呢?”赵葵也赶紧附和。

如果有可能的话,乔行简真想正反抽赵范和赵葵两个嘴巴。

什么武将读书少啊?

你们的老爹赵方,不仅是京湖名将,还是理学大宗师。你们俩家学渊源,能差的了吗?

尤其是赵葵,诗画皆能,天下闻名。

到了现在,你们二人哪个没被朝廷赐进士出身?

到了现在,何必装大老粗呢?

哦,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,你们就要朝廷赐进士出身?赵朔与武夫共天下,你们俩就成了大老粗了是吧?

还有,你们真是大宋忠臣的话,怎么可能不信朝廷的话,反而信敌人的话?还把此事摆在桌面上来谈?

不用问,你们二人,已经生了反心了!

当然了,乔老帅哥毕竟是宰相风度,大宋数得着的人杰之一。虽然心中愤怒,但是面上不动声色。

乔行简轻笑一声,不置可否道:“襄阳具体发生了什么,我也不尽知晓,就不必再谈了。只是如今陛下下旨勤王,赵氏兄弟你们身为大宋臣子,到底准备做呢?”

赵范道:“我是这么想的。这南北官家都姓赵,论起和我太祖皇帝的血脉关系来,说不好谁亲谁近。现在赵朔大王和陛下相争,说穿了,就像是大唐年间的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相争,我等臣子真是好生为难啊!”

赵葵却摇头,道:“兄长此言差矣!这有什么为难的?如果赵朔大王的兵马杀过来了,我等既然食了陛下的俸禄,说不得要豁出命去挡上一挡。但是,赵朔大王准备直取临安,我等何必上赶着?这摊浑水呢?当初,李靖在秦

王和太子之间两不相帮,也不耽误他后来擒了颉利可汗啊!”

“说的也是。那赵朔大王深明大义,气势恢宏,恐怕更在大唐太宗皇帝之上。如果吾等两不相帮,日后他底定天下,应该不会怪我们的。”

乔行简好悬没被这兄弟俩的一唱一和气笑了,道:“如果孟珙在襄阳挡住了赵朔,尔等想必就不是这般说辞了。事到如今,多说无益,我只问你们,如果这次是我大宋获胜,守住了临安,二位又准备何以自处呢?”

赵葵脖子一梗,毫不犹豫地道:“如果陛下不肯谅解吾等的话,吾等当然任凭处置!”

看他那样子,根本就是有恃无恐,丝毫不担心这个可能。

“哼!恐怕即便是有了那天,你们兄弟不是任朝廷处置,而是投了赵朔!”

乔行简冷哼一声后,又向淮东制置大使杜杲看来,道:“杜杲,你总是文官吧?朝廷养士两百年,你怎么说?”

杜杲道:“杜某人虽是文官,却当初与赵朔大王的蒙古兵联合作战,不但合作顺利,而且深知蒙古军的战力。乔相公,听我一句劝,没机会的!纵然我两淮精兵尽出,也保不住朝廷的。赵家家事,又何必让那些两淮子弟白白

流血呢?”

“好,我明白了。”

乔行简沉吟半晌,道:“你们准备拿我怎么办?可是准备拿我,作为日后送给赵朔大王的见面礼吗?”

赵范摇头道:“不敢。乔相公实在是多虑了。如果您愿意留在两淮,我们当然欢迎。如果您愿意回临安,我们也可以相送。”

杜杲道:“朝廷原本有五位宰相,如今魏相公身死,真相公远在四川。史相公听说孟珙反叛,京湖失守的消息之后,心忧成疾,难以视事,只剩下郑相公辅佐陛下了,恐怕独木难支。郑相公如果想回临安辅佐陛下,也算理所

应当。”

“你们是想把我礼送出境啊!也好!”

乔行简站起来,长叹一声,道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当此国家危难之际,乔某人身为当朝宰相,万无躲避之理。虽千万人吾往矣!”

翌日,乔行简带着五百禁军,三十六名嫌从,离开了庐州,往临安而来,未能从两淮地区调出来一兵一卒。

四川,成都城,四川制置使衙门。

“朝廷待余帅不薄!你既不是进士出身,又年不到四十,就做到了四川置制大使的高位上。即便称不上位极人臣,也差不了太多。如今朝廷危难,不能不发兵去救啊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