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罗巴联军的主帅变成了教皇英诺森四世,副帅为腓特烈二世,率领二十万大军,救援波兰。
然而,计划赶不上变化。
等到两个多月后,欧罗巴联军抵达波兰附近时,贵由已经率领蒙古大军主力进入了波兰。
整个波兰除了弗劳茨拉夫城外,尽数被蒙古人占领。弗劳茨拉夫城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。
腓特烈二世和英诺森四世商议了一下后,果断放弃了原计划。
腓特烈二世分出五万大军给英诺森四世,共十万大军,驻扎于波兰和匈牙利的边境,和匈牙利军一起,依托特伦钦等要塞,阻止蒙古人对欧罗巴的进一步入侵。
腓特烈二世,则率领十万大军,与波西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一世一起,屯兵于波兰和波西米亚的边界苏台德山脉,构筑防线。
就这样,无论是匈牙利防线,还是波西米亚防线,守军都超过了十五万。
这时候,蒙古军有两个选择。
其一,反正已经全取了富庶的波兰,抢了足够的财富,对将士们有个交代了,直接退军。
但如此一来,欧罗巴三十多万大军,就在边境虎视眈眈。贵由退军,眨眼间波兰就会得而复失。
这让他这个新任大汗的脸面往哪搁?
其二,击溃欧罗巴联军主力,进一步扩大战果。
最不济,也得逼欧罗巴诸国签订协议,承认蒙古人对波兰的统治。
这个选择的问题在于,蒙古人得打赢才行!
也许是速不台的用兵之能,太让欧罗巴人忌惮了。他们根本就没有如贵由希望的那样,和蒙古军打野战。而是连波兰都没进入,直接构筑防线了。
强攻的损失,绝对小不了。
速不台其实倾向于第一个选择。欧罗巴总是要取的,但不是现在。
如今这里不过是蒙古人一半的草原战士,面对欧罗巴的联军确有些力不从心。
不如贵由发下诏令,让留守草原的战士们继续赶来,察合台汗国也要派一部分兵马。最好再说动赵朔一系、术赤一系联合出兵。
集整个蒙古国之力,将欧罗巴彻底镇压!
贵由则倾向于第二个选择了。集合蒙古之力,的确能让战事容易许多。但问题在于,这如何显贵由的本事?
即便打下来欧罗巴,又算谁的功劳?
再说了,如果按照速不台的安排,得多久才能击败欧罗巴联军?贵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不一定。
所以,贵由决定,从波兰大规模签仆从军,向波西米亚和波兰交界的苏台德山区防线发动进攻。
之所以没选匈牙利为突破口,当然是因为忌惮赵朔娶了匈牙利公主,恐怕已经将匈牙利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。
而且,贵由并不认为自己攻不破苏台德防线。
当初,铁木真不是硬破了金国的野狐岭防线吗?
现在贵由,难道就破不了欧罗巴联军的苏台德防线?
只要破了苏台德防线,就可以直入波西米亚王国,甚至进军神圣罗马帝国,不愁欧罗巴人不屈服。
然而,他忘了,如今的草原战士,已经不是铁木真时代的草原战士了。那些从黑暗时代走来的草原战士,都超过五十岁,即便没退役也战力大减。新补充的草原战士,远比不上他们的父辈。
而对面神圣罗马帝国的日耳曼战士们,也不是吃素的。波西米亚,也是一个正处于上升期朝气蓬勃的政权,其国内的兵马堪称精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