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秦人的悠闲生活 > 第三百二十七章 枣与书(第3页)

第三百二十七章 枣与书(第3页)

“游士……”张良眯起眼,“可是齐地口音?”

“好像是。”

他心中一凛。齐地游士,向来崇尚纵横之术,惯以激言煽动人心。此人定是借他之书,行反秦之实。若不及时澄清,不仅他性命难保,连累者将达百人。

当夜,他冒雪入宫求见。

守门郎中不肯通传,他便立于宫门外,任寒风刺骨,雪落满肩。直至三更,内侍终于出来说:“陛下准见,但只许一人,不许带简。”

张良随之内行,至偏殿暖阁。嬴政披裘而坐,神色冷峻。

“你说。”

“臣有三请。”张良跪地,“一,请查抄本笔迹,与臣平日文稿比对,可知是否出自一手;二,请追查那游士来历,必是别有用心之徒;三,请陛下明发诏书,声明《韩民纪苦》乃私人手札,未经官方审定,其中情绪化言论不代表朝廷立场。”

嬴政盯着他:“你不怕寡人借此除你?”

“怕。”张良直视前方,“但更怕真相被利用,良知被扭曲。臣可以死,但不能让一本求真的书,变成煽乱的工具。”

室内寂静。炉火噼啪,映照君臣二人面容。

良久,嬴政挥手:“准奏。明日即遣御史台彻查。你回去等消息。”

七日后,真相大白:抄本确经他人篡改,增入煽动文字;那游士原为齐国旧贵族门客,意图借机生乱,已被捕杀。嬴政下诏:严禁私传未审之史稿,违者重罚;同时宣布,《韩氏遗录》及《韩民纪苦》将作为“特殊史料”封存太学秘阁,百年后方可公开。

张良无罪,反因“忠诚可嘉”受赐金五斤、帛十匹。

但他拒绝接受赏赐,只求一事:“请允许我在太学开设‘民间记事课’,教年轻史官如何采集百姓口述,记录真实生活。”

嬴政思忖片刻,点头:“可。但课程内容须经审查。”

张良谢恩而出。他知道,这是底线之内的胜利。

来年春,他正式开课。第一日,他站在讲台前,面对二十名年轻学子,说道:“你们将来要写史,但不要只写帝王将相。要写挑担的农夫,织布的妇人,赶车的仆役,甚至路边乞讨的孤儿。他们的哭笑,才是时代的底色。”

有学生问:“若写了,也不许发表呢?”

张良微笑:“那就先写下来。历史不怕晚,只怕没人记。”

窗外,柳絮纷飞,如雪飘落。远处传来孩童读书声,隐约可辨:“强国不止靠法律,更要靠人心……”

他听了一怔,随即明白??那是江原书舍的孩子们寄来的信,已被抄录张贴于太学廊下。

他缓缓闭目,仿佛看见那条泥泞山路,阳光洒落,一群小儿挥手高呼:“夫子!一路平安!”

他知道,自己并未背叛故国,而是换了一种方式,守护它最后的尊严。

秦人的生活,依旧忙碌而有序。但在那秩序深处,已有细微裂痕,透进一丝来自山野的风。

而这风,正轻轻吹动史册的纸页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