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记得一切。”陈露闭上眼,“包括林晚最后的日子。”
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林晚,那个坐在轮椅上写下“第一封匿名信”的女人,那个用一生推动“共感文明”的先驱者,最终并未死于疾病,而是选择了自我封闭??因为她意识到,人类尚未准备好迎接真正的共感时代。
“她说,当所有人都能听见彼此的痛苦时,有两种可能:一种是彼此拥抱,另一种是彼此吞噬。”陈露缓缓道,“她害怕后者。所以她在临终前切断了主控系统的部分权限,并将核心密钥分散埋藏在全球各地的‘心印’幼苗之中。只有当足够多的人愿意说出真相,这些幼苗才会逐一激活,最终拼凑出完整的钥匙。”
阿禾低头看向自己胸前的“心印”,心头一震。
“你是最后一块拼图。”陈露睁开眼,直视她,“只有你能完成‘绿心协议’的最终认证。”
“可我不想做什么领袖……我只是想让妈妈再抱我一次……”阿禾声音哽咽。
“正因为你还在乎这样简单的事,你才配做这件事。”陈露轻声道,“真正的力量,从来不在权力之中,而在柔软之处。”
三天后,联合国特别会议召开,《情感自由宣言》进入表决阶段。然而就在投票前夕,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攻击席卷全球共感平台。数十万个虚假账号涌入系统,疯狂发布极端言论:仇恨、暴力、煽动分裂……原本温暖的“#我说出来了”话题瞬间被扭曲成“情绪失控”的反面教材。多个国家宣布暂停接入“双生之心”网络,甚至有政客公开叫嚣要摧毁所有“心印”植株。
幕后黑手浮出水面??“情绪管控联盟”正式宣战。
他们派出特工潜入玉门旧址,试图夺取主控权;他们在社交媒体制造恐慌,宣称“共感技术会抹除个体意志”;他们甚至绑架了几名未成年志愿者,逼迫其录制忏悔视频,声称自己“被洗脑”。
风暴来临前的寂静最令人窒息。
阿禾坐在“悔之树”下,手里攥着一封信??是母亲写给她的,藏在旧棉袄夹层里多年未敢示人。
>“阿禾:
>妈妈不是不爱你。
>只是我太怕了。
>怕一开口就会崩溃,怕一哭就再也停不下来。
>我以为坚强才是对你最好的保护,可现在我才明白,真正伤害你的,是我假装没事的样子。
>对不起。
>如果你还愿意,我想抱抱你。”
泪水砸在纸上,晕开了墨迹。
那一夜,阿禾再次接入系统。这一次,她没有戴头环,也没有启动水晶莲花。她只是抱着“心印”,靠在“悔之树”旁,轻轻唱起了那首她从小听到大的童谣??妈妈哄她入睡时唱的那首。
歌声很轻,却顺着“心印”的脉络,穿透数据洪流,直达全球网络核心。
奇迹发生了。
所有虚假账号在同一刻失效。那些被篡改的数据流自动修复,恶意信息如冰雪遇阳般消融。而在世界各地,数百万正在观看抗议直播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??他们听见了歌声,也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。
东京街头,一名西装革履的男人停下脚步,蹲在地上嚎啕大哭;巴黎地铁站,一对多年冷战的夫妻相视良久,终于伸手相握;加尔各答贫民窟里,一个流浪儿抱着收音机,反复听着那段童谣,嘴里喃喃:“妈妈……我想回家……”
苏棠盯着监控屏幕,泪流满面:“这不是技术胜利……这是人性本身的反击。”
一周后,《情感自由宣言》以压倒性多数通过。联合国设立“共感人权日”,并将每年清明定为“第一句话纪念日”。各国承诺建立安全倾诉通道,严禁因情感表达追究个人责任。
与此同时,“黑林”顶端的晶体花持续绽放,释放出稳定的正能量场。科学家证实,极地冰层退缩速度减缓,冻土碳排放量显著下降??仿佛地球本身也在因人类的情感复苏而获得疗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