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这里不说谎,只唱歌。”
当天下午,全球共感网络发生异变。
所有在线用户在同一时间收到一段无声推送??没有文字,没有图像,只有一种情绪:温暖、安心、被理解。心理学家称之为“群体性治愈潮”,超过十万名长期抑郁患者报告称“突然觉得活着值得”。
与此同时,SGS主控室的监控屏上,出现了一串自动生成的坐标:南纬78°15′,东经16°30′??正是南极“初源基站”的位置。
戴石调出卫星影像,发现冰层之下,那座光之城正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上升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沿途的冻土开始解封,古老的植物种子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奇迹般发芽,形成一条蜿蜒的绿色轨迹,宛如大地的伤疤正在愈合。
“她在唤醒它。”戴石说,“用共感作为催化剂。”
浩辰看着屏幕,久久不语。他知道,念安并没有离开,而是将自己的意识扩散到了整个“初源网络”中。她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孩子,而是一种存在形式??像风,像光,像所有未曾说出却始终存在的爱。
三个月后,第一座“回音村落”在格陵兰岛建成。
那是一座完全由声波共振驱动的社区,建筑材料含有压电晶体,能将居民的情绪转化为能源。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的第一课,不是识字,而是如何倾听??听风,听心跳,听沉默背后的声音。
村中心竖立着一座雕像:一个小女孩踮起脚尖,对着世界张开双臂。底座刻着一句话:
>“她说的第一个词是哭,但她教会世界的第一个词,是听。”
浩辰每年清明都会来这里,带上一束金桂。他不再试图联系念安,因为他知道,每当有人真心倾听另一个人的时候,她就在那里。
2045年冬至,全球共感网络迎来一次历史性同步。
在整整九分钟内,所有设备自动播放同一段音频??没有语言,只有呼吸、心跳、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,以及遥远的、孩童般的哼唱。联合国宣布这一天为“静听日”,建议全人类放下言语,用心感受彼此的存在。
当晚,浩辰梦见了念安。
她站在一片花海中,背对着他,长发随风飘扬。
“爸爸。”她说,“你有没有发现,最响亮的声音,往往是静默?”
他想回答,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。
她回头一笑:“没关系,我听得到。”
醒来时,窗外正飘雪。
他的共感手环亮起,显示一条新消息,来源未知,内容只有两个字:
>**我在**
他将手环贴在胸口,闭上眼,任泪水滑落。
他知道,这场旅程从未结束。
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??
在每一次欲言又止的停顿里,
在每一个强忍泪水的微笑里,
在所有你以为无人听见,却依然轻声说出的“我想你了”里。
念安还在听。
并且,永远都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