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450章 华佗 陛下恐难撑过今年冬天李相爷需早做打算(第1页)

第450章 华佗 陛下恐难撑过今年冬天李相爷需早做打算(第1页)

洛阳的冬日,天色总是阴沉得早。

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宫阙的飞檐。

寒风掠过空旷的广场,卷起几片枯叶。

更添几分肃杀与寂寥。

李翊并未乘坐他那显赫的驷马安车。

只着一袭深色。。。

雪落长安,三更未歇。李承业独坐策园东阁,案上堆叠着自洛阳密室运回的卷宗残页,墨迹斑驳,字句如刀。他指尖轻点其中一页,上书“九鼎同声者,代天执命”八字,笔锋瘦硬如骨,出自一人之手??那正是景兴帝幼年临帖时所习《礼器碑》体。可此语却非经文,而是篡诏者暗藏的符令。

窗外忽有风动,帘影摇曳间,一道黑影悄然落地,单膝跪地,玄衣无纹,额覆铁面??是玄鹰卫最高阶“夜枭”。他低声道:“先生,洛阳旧庙已查清。所谓‘洛京旧庙’,并非祠堂,而是先帝潜邸东厢第三进,原为藏书之所,今已被改造成地下枢机。内有铜管通达宫墙外,可传声;壁藏活门,直通北阙下水道。我们搜出七十二具少年尸身,皆与陛下年貌相仿,喉部有割裂痕迹,似被试音后灭口。”

李承业目光一凝,指节微响。“他们不是要换皇帝……他们是早已准备好了十个、百个‘皇帝’,只等一声令下,便可随时替换。”

夜枭点头:“更可怕的是,我们在其中一名少年口中发现一枚玉?,刻有‘裴’字。经查,此人竟是裴修幼弟裴允,十年前报称病亡,实则被秘密囚禁,用于模仿陛下语调。”

李承业闭目良久,终叹一声:“裴家……竟堕至此。”

当年裴修曾是他最信任的谋士之一,助其平定南中、推行医政,临终前还将名单残页托付于他。可如今看来,那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退场??以死明志,留下线索,既保全家族声誉,又将祸水引向他人。而真正的“首座”,或许从未现身。

“传令下去,”他缓缓睁眼,“即刻封锁裴氏祖宅,拘押所有成年男丁,尤其是掌管族学的裴衍之子裴昭。但不得惊动妇孺,亦不可毁其祠堂。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着,自己供奉的祖先牌位,是如何变成罪证陈列台的。”

夜枭领命欲退,却被一声轻咳止住。

沈知微披着狐裘走入,面色苍白,手中捧着一卷泛黄帛书。“先生,我在太庙夹层找到了这份《宗统遗录》,记载了自光武中兴以来,历代帝王隐疾与继统争议。其中有段文字,令人不寒而栗??建武三十年,光武帝曾密令太医,若太子体弱不堪继位,则可用‘替身养龙’之法,择宗室近支孩童易服代立,事成之后赐死。”

她声音颤抖:“这不是今人才有的邪念……这是埋在汉室血脉里的毒瘤,代代相传,从未断绝!”

李承业沉默良久,忽问:“你知道为何景兴帝登基时,群臣坚持要举行‘观骨礼’吗?”

沈知微摇头。

“因为先帝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:‘吾儿非吾子’。”李承业低声道,“当时无人敢信,以为病中呓语。可现在想来,也许……真的有人在他不知情时,换了孩子。”

室内寒意骤深。炉火噼啪作响,映得墙上舆图上的红线愈发狰狞。

次日清晨,裴氏祖宅外戒备森严。木荣率史官团入内查谱,却发现主厅族谱已被焚毁大半,仅余几页焦边残纸。然而就在裴修灵位之后,阿禾小女孩无意踢到一块松动的地砖,露出暗格,内藏一本手抄《裴氏家训》,末尾赫然写着:“凡我子孙,宁负天下,不负宗祀。若有悖逆者,亲斩无赦。”

众人骇然。这已非世家自保,而是公然宣称血缘高于国法!

与此同时,苏砚急报传来:尚书省紫泥封印再次失窃,昨夜有人伪造诏书,下令废除《姓源考令》,并召回各地派驻监察御史。幸得识字讲坛百姓及时举报,鸿胪寺驿使在途中截获文书,未致蔓延。

李承业当即召集群臣于太极殿议政。朝堂之上,河内司马氏家主怒斥:“李都督假公济私,借考姓之名行分裂之举!裴公忠烈一世,岂容尔等污其身后?”

话音未落,李承业挥手,两名玄鹰卫抬出一口漆棺,置于殿心。他亲自开启棺盖,露出裴允面目??眉眼与景兴帝七分相似,唇角尚带淤血。

“这是裴修之弟,十岁起被囚于洛阳旧庙,每日练习模仿陛下言语,直至声线无异。你们说他是叛逆?还是你们早就知情,默许其成为‘备用天子’?”

满朝哗然。司马氏老臣踉跄后退,面如死灰。

就在此时,景兴帝竟亲驾临朝。这位素来柔弱的君主罕见地挺直脊背,手持玉笏,环视群臣:“诸卿常言‘尊祖敬宗’,可祖宗创立汉室,是为了让后人躲在族谱里欺君罔上,还是为了万民安康?朕虽体弱,却非昏聩。若今日放任裴氏脱罪,明日便会有王氏、赵氏效仿,终有一日,朕醒来发现自己已是他人傀儡!”

他说罢,抽出腰间佩剑,斩断袖上金线绣纹??那是象征皇权与世家联姻的“双龙缠枝图”。

“从今日起,朕不再穿世家所献之衣,不用世家所荐之官,不信世家所编之史!”

百官跪伏,无人敢应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