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哎!不是!”
汪建斌听到“顾问”这个词,他表情先是一怔,而后差点破口大骂。
这特么的。
他从响箭调过来,原本就是示范营的人,多了顾问的名头,除了要多干活,仔细算算,还有个屁的好处啊。
“营长?陈营!!!”
汪建斌反应过来后,难得的喊了次营长。
试图推掉这个称呼,那特么所谓的顾问,不就是机关团体有什么问题,都可以来咨询他的意思。
这平白无故背这么一个责任,谁乐意啊。
只是。
陈默交代完之后,就加快脚步离开车炮场,最后发展到了一路小跑。
他之所以没有跟着教导员去首长那陪同,就是想看看这批人,还有这批装备的分量。
如今了解了。
陈默内心,却没有一开始想像中的那么高兴。
装备确实到位了。
人数也够了,足以支撑整个示范营九个连队的规模,分队也能建立。
但新的难题,同步出现。
防空连,作为要求技术人员最高的作战连队,目前,全营几乎没有相应的人才。
当然,也不能说完全没有。
以前从27和38军强行弄过来几个有关防空,榴弹炮,以及远程炮连的骨干和干部。
包括雷达方面的干部也有。
可问题是,人员太少,压根支撑不起来三个连队的框架。
摩步团的兵,又需要从最基础培养,短时间内派不上用场。
唯一欣慰的是。
老兵的军事素质,基本不用担心,可以放心让他们适应,后续再安排。
可技术问题,就又是一大难关了。
光有装备不行。
这玩意就跟汽车一样,仪表盘上标着260码,谁真的能开到260码?
换句话说,装备确实先进,咱就不说把性能全部发挥出来,哪怕发挥三分之一。
示范营也做不到。
主要是陈默也没想到,上面这次会这么大方,一次性,给了这么多装备。
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,就是去找首长说道说道,看看还能不能再要点人啥的。
。。。。。。
来到东校区会议室。
这时候,几位首长都已经吃过中午饭,正在针对新式装备的保密工作进行布置。
陈默拎把凳子,悄悄挪到方培军跟前坐下。
“接收工作结束了?”老方压着声音询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