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> 第125章 后方(第2页)

第125章 后方(第2页)

他展示原料、讲解工艺、记录火候变化,甚至请李素芬亲自出镜讲述她的故事。当她说“有时候我觉得我不是在卖汤,是在给人续命”时,弹幕突然安静了几秒,然后缓缓飘过一行字:

“这才是人间烟火。”

一场直播持续了四个半小时,直到最后一碗汤卖出才结束。下播后,小龙龙瘫坐在椅子上,累得不想动。李素芬递来一杯热茶,笑着说:“你这人怪得很,明明可以轻松赚钱,偏要折腾自己。”

“轻松赚的钱,留不住。”他苦笑,“而且我不怕累,我怕忘。”

临走前,他坚持付了五百块“学费”,并留下一张名片??不是经纪公司的那种,而是他自己打印的简易纸片,上面写着:

**小龙龙|真实饮食记录者**

联系方式:XXX-XXXX-XXXX

备注:如果你或你家乡有值得被记住的味道,请联系我。

李素芬收下了,还特意夹进一本泛黄的菜谱里。

他再次启程,目的地淄博。B太至今没再发消息,但他知道,对方一定也在路上。两人从未谋面,却像宿命般彼此知晓。

第三天傍晚,他骑行进入鲁中山区,山路陡峭,车子几次打滑,差点摔进沟里。就在体力即将耗尽时,前方出现一座孤零零的石头小屋,烟囱冒着烟。他挣扎着敲门,开门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,满脸皱纹,眼神却亮得出奇。

“迷路了?”老人问。

“差不多。”小龙龙喘着粗气,“能借宿一晚吗?”

老人打量他片刻,侧身让开:“进来吧,正好我炖了点东西。”

屋内陈设简陋,但干净整洁。灶上一口砂锅咕嘟作响,揭开盖子,竟是用野山菌和土鸡熬的老汤,香气扑鼻。

“我自己采的菌子。”老人说,“每年秋天上山捡,晒干存着,冬天煮汤喝。”

小龙龙眼眶一热。这种纯粹的生活方式,在城市早已绝迹。

那一夜,两人对坐饮酒,聊了一宿。老人曾是县食品厂的技术员,八十年代主持研发过一款地方特色酱料,后来国企改制,厂子倒闭,配方也被私人买走改头换面成了高价商品。他没争,也没闹,转身回到山里,守着几亩薄田和一锅老汤过日子。

“他们拿我的东西挣钱,挺好。”老人笑着说,“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个味儿,就不算丢。”

小龙龙听得心头震动。他忽然意识到,自己追寻的不只是食物本身,更是背后那些沉默坚守的人。他们不像流量明星那样耀眼,却是这个时代最不该被遗忘的脊梁。

第四天黎明,他告别老人,继续前行。身体越来越疲惫,体重却没有减轻??这不是减肥之旅,而是精神的负重前行。但他清楚,每一次吞咽真实的滋味,都在为灵魂补钙。

第五天午后,他终于抵达淄博郊区。手机震动,B太的消息来了:

【我在八大局市场东门等你。】

他深吸一口气,整理衣衫,推车走进人群熙攘的老街。

远远地,他看见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站在一家煎饼摊前,手里举着自拍杆,正在直播。那人身材精瘦,眼神锐利,正是以“探店打假”闻名的B太。

两人目光相遇,没有寒暄,没有握手,只有彼此心照不宣的一点头。

“来了?”B太问。

“嗯。”小龙龙答。

“听说你这几天吃了三十多种地方小吃,都没拉肚子?”

“靠技术。”他拍拍肚子,“郭福来教的内脏按摩法。”

B太眯起眼:“敢不敢跟我一起去查那家号称‘百年老字号’的烧烤店?网上都说他们用僵尸肉、地沟油。”

“走。”小龙龙毫不犹豫,“但我有个条件??全程真实记录,不剪辑,不引导,让观众自己判断。”

B太笑了:“我以为你会怕。”

“我曾经怕过。”他直视对方眼睛,“但现在不怕了。因为我吃得每一口,都经得起检验。”

两人并肩走入喧嚣市井,镜头同时开启。一场关于真相与良知的较量,就此拉开序幕。

而在千里之外的张掖村,秦珍红坐在门槛上刷着手机,看到小龙龙出现在B太的直播间,嘴角微微扬起。她把一块新烤好的火烧放进竹篮,喃喃道:“傻瓜,早点回来吃饭。”

阳光洒在院子里,老黄狗懒洋洋地翻了个身,尾巴轻轻摇了摇。

新的一天,仍在继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