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结束当晚,两人并肩坐在天台看星星。远处城市灯火如海,近处蝉鸣阵阵。
“你说,咱们会不会有一天彻底关掉公司?”她忽然问。
“不会。”他摇头,“但它会变成另一种东西。就像河流终将入海,形态变了,本质没变。”
“你还记得咱俩第一次吵架吗?”她笑问。
“当然。我说该多招几个兼职,你说会影响服务品质。你赢了,然后我赌气三天没理你。”
“其实你是对的。”她叹气,“那时候我把‘标准’当成圣旨,却忘了人是有温度的变量。”
他转头看她:“你现在后悔吗?那三年的冲刺?”
她沉默良久:“不后悔。如果没有那段狂奔,我也不会明白停下来的意义。就像非得摔过跤,才知道走路要抬头看路。”
夜风吹拂,带来一丝凉意。他悄悄把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。
“下周我要去贵州。”他说,“那边有个苗寨,村里六十岁以上老人占一半,但他们活得比城里人自在。我想试试能不能建个‘山居理疗站’,用当地草药搭配现代康复技术。”
“我去过。”她淡淡道,“去年考察项目时路过。当时觉得交通不便,不适合开店,就pass了。”
“现在呢?”
“现在我想去看看。”她握住他的手,“这次,我不用PPT做决定了。”
半个月后,一封名为《致所有曾被我们忽视的土地》的公开信在全网发布。信中宣布,“轻松慢行”正式启动“归土计划”:未来三年,将在全国遴选100个乡村与老旧社区,共建非营利性健康驿站。所有收益将用于本地化运营,总部仅提供技术支持。
信末附了一张照片:赵小锤蹲在苗寨的稻田边,教一个小女孩辨认草药;俞小宁站在不远处的木屋前,手里拿着测量图纸,笑容灿烂。
配文写道:“我们曾以为改变世界需要高楼大厦,后来才发现,真正的变革,始于俯身看清一株野草的模样。”
与此同时,音符平台上线了全新栏目《慢行中国》,由赵小锤担任主理人,每期探访一个小镇,讲述普通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时代的焦躁。第一集播出当天,弹幕刷屏:
“这才是顶流该干的事。”
“求求某些明星,学学什么叫社会责任。”
“原来幸福真的可以很便宜。”
而在静海总部,那间曾经象征权力巅峰的顶层办公室,如今成了员工午休时最爱去的“故事茶馆”。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,标记着所有“慢行驿站”的位置。每当新增一站,就会有人自发去点亮一颗小灯。
某个午后,俞小宁正在教新来的实习生泡茶。女孩小心翼翼地问:“俞老师,您后悔放弃上市后的资本红利吗?”
她笑了笑,提起紫砂壶,热水冲入杯中,茶叶缓缓舒展。
“你觉得一片叶子急着沉到底,和慢慢浮沉,哪种更能释放香气?”
女孩若有所思。
“人生不是赛道。”她轻声道,“是茶汤。熬得太猛,反而苦了自己。”
窗外,一群孩子正围着投影仪看赵小锤的新视频。画面里,他站在雪山脚下,身后是一群藏族老人正在练习呼吸操。
“今天我们学的是‘牦牛式’。”他憨厚地笑着,“动作慢没关系,关键是??你要觉得自己值这个时间。”
俞小宁望向屏幕,眼中映着光。
她知道,这场迟到五年的对话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