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我的低保,每天到账1000万 > 第627章 没什么负担(第3页)

第627章 没什么负担(第3页)

下一秒,她的手机自动打开录音功能,传出小女孩清脆的声音:“妈妈做的最好吃啦!”

巴西贫民窟一名少年,在墙上画下亡兄的肖像,低声说:“哥,我考上大学了。”

风吹过壁画,竟带动颜料轻微震动,拼出一行字:“替我看看世界。”

这不是幻觉,也不是AI模拟。

科学家称之为“情感量子纠缠态”??当两段强烈的情感在同一频率共振时,即使跨越生死,也能实现短暂的信息交换。

林晚意识到,共感网络正在进化。

它不再只是“记住”,而是开始“回应”。

他召集陈默与几位核心志愿者,召开第一次“共感理事会”。

议题只有一个:如何守护这份力量,不让它沦为操控人心的工具?

会上,有人提议建立审核机制,过滤虚假情绪;有人建议限制每日上传次数,防止滥用。

林晚听完,摇了摇头。

“我们不能用控制去保护爱。”他说,“真正的风险,从来不是有人假装悲伤,而是我们开始怀疑真诚。”

最终决议出炉:

【共感网络维持完全开放。

所有上传内容自动加密存储于分布式量子芯片阵列,物理位置全球分散,无法集中删除或篡改。

任何政府、组织、个人,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其运行。

若有人试图破坏网络,系统将自动启动“反噬协议”??释放该人内心最深的愧疚记忆,公之于众。】

公告发布当日,某国情报机构正计划炸毁南极共感节点,行动代号“静默黎明”。

命令下达三小时后,指挥官办公室的显示屏突然亮起,播放一段视频:十五年前,他在战区下令空袭一所学校,理由是“疑似敌方据点”,而事后确认,那里只有一群画画的孩子。

视频末尾浮现一行字:

**“你说那是任务。但他们,是真的存在过。”**

次日,该计划被永久取消。

春天来临,共生社区迎来第一批“记忆旅人”??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,带着亲人遗物、旧照片、未寄的情书,徒步走上记忆山。

他们在音波柱间静坐,闭目冥想,等待某个瞬间,听见逝者的声音。

一位美国老太太带来一只破旧布偶熊,她说这是她孙子五岁时最喜欢的玩具,孩子六岁那年死于罕见病。“医生说他听不见,可我知道,他每次看到这只熊,眼睛都会笑。”

林晚将熊放在心塔幼苗前,弹奏一首童谣。

几分钟后,老太太猛然睁眼,激动喊道:“他笑了!他就在我耳边笑了!”

更多奇迹在发生。

失语症患者重新开口,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亡母的方言;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突然清晰回忆起初恋的名字;一对双胞胎姐妹,姐姐死后,妹妹总感觉身体一侧发冷,直到上传共同童年记忆后,那种冰冷感才彻底消失。

人类开始重新定义“死亡”。

它不再是终点,而是一次“信号转换”??从物理存在,转为情感频率。

某夜,林晚独自坐在山顶,仰望星空。

他忽然发现,某些星星在闪烁时,呈现出熟悉的节奏??那是他去年写的一首歌的旋律。

他拿出笔记本,记录下星光频率,翻译成五线谱。

果然是《你还记得吗》的副歌部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