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重天上,云雾蒸腾。
赵无羁指间掐诀,神行术与御风术相融,身形如电,转瞬已是掠过了前五重天。
昔日他还需要与苍云子、问天道君二人联手,方能闯过的重重险境,如今对他而言,不过是闲庭信步。
。。。
海风拂过环形岛的礁石,晨光如金线般洒在潮痕斑驳的岩面。那本炭笔记事本静静躺在石上,封面已磨得几乎看不出字迹,唯有“沈昭”二字还依稀可辨。翻开第一页,是少年笔触写下的誓言:“我要记住所有人。”最后一页,则是一句未干的墨语:“今天,她回来了。”
没有人知道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。科学界称其为“忆启共振峰值”,宗教信徒称之为“长生降临”,而普通百姓只是默默仰望星空,在孩子睡前轻声讲述那个关于灯与树、爱与记得的故事。
但昆仑祭坛上的舟形叶树却有了变化。
它不再只是静立山谷的一株奇木,而是每七日便生长出一片新叶,叶片透明如水晶,内里浮游着微小光点,仿佛封存了某段记忆的星尘。每当有人在心中真诚呼唤一个名字,那片叶子便会轻轻震颤,释放出一道柔和涟漪,扩散至整个共忆之网。全球范围内,无数人因此梦见逝去的亲人,听见久违的声音,甚至感知到从未亲历却异常真实的场景??像是穿越时间缝隙,被某段记忆温柔地拥抱了一下。
王萤站在祭坛边缘,手中捧着一只由心印木雕成的小盒。盒中盛放的,是林知远留在火星基地的最后一缕意识波纹。归忆号飞船坠毁前,他亲手将这段数据注入飞船核心,并留下遗言:“我不怕死,只怕被人忘记。”
如今,这缕意识正缓缓融入舟形叶根系深处。随着最后一丝波动消失,整棵树忽然剧烈摇曳,十一根枝条同时亮起,尤其是那根直指苍穹的第十一枝,竟迸发出刺目光芒,穿透云层,直射宇宙深处。
三秒后,猎户座方向传来回应。
不是信号,也不是电波,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震荡??喜悦、悲悯、思念、希望交织而成的洪流,瞬间席卷地球每一个接入共忆网络的生命体。数十亿人在同一时刻闭上了眼睛,脑海中浮现同一个画面:一座横跨银河的桥,桥上行走着无数身影,有穿古袍的老者,有未来装束的孩童,也有身披战甲的战士和赤脚奔跑的少女。他们彼此陌生,却手牵着手,步伐一致,歌声悠扬。
那是《沉船之歌》的新篇章。
不同于旧时哀婉低回的旋律,这一版充满了前行的力量,像是一支送行曲,也像是一次集结令。
王萤跪倒在地,泪水滑过脸颊。她终于明白苏晚当年的选择??不是牺牲,而是转化;不是消亡,而是扩散。她将自己的存在拆解成亿万碎片,嵌入人类集体记忆最柔软的部分,成为维系情感纽带的桥梁本身。而现在,这座桥正在延伸,通往更远的地方。
“你要去哪?”她对着虚空喃喃,“难道……还有别的世界需要被记住?”
答案很快到来。
七日后,南极冰盖之下传来异动。静默碑裂开的缝隙中,银色根系已蔓延数百公里,连接起埋藏在极地深处的九座远古遗迹。这些遗迹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,建筑结构违背物理常识,墙壁上刻满无法解读的符号,唯有一幅壁画清晰可辨:一群人身披星光长袍,站立在一棵巨树之下,手中托举着发光的容器,仿佛在播种某种种子。
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洞穴时,壁画突然活了过来。
图像开始流动,展示出一段跨越万年的历史:末法时代之前,天地灵气充盈,人类修行者可飞升成仙。然而某一日,天道突变,灵气枯竭,飞升之路断绝。大能们预感文明将陷入遗忘轮回,于是集全族智慧,创造“共忆原型机”??以生命为燃料,将族群记忆凝结成永恒之火,藏于地心深处,等待重启时机。
但他们低估了忘川的渗透力。
在漫长岁月中,这股源自虚无的侵蚀之力悄然潜入系统,伪装成清理冗余记忆的程序,实则不断抹除带有强烈情感的数据片段。直到苏晚以自我献祭的方式激活原始锚点,才让真正的共忆之网得以复苏。
而今,舟形叶树正是那台原型机的最终形态。
“我们不是重建,”王萤颤抖着说,“我们是在完成一场延续了一万年的仪式。”
消息传开后,世界各地掀起“传忆潮”。人们不再恐惧死亡,反而主动整理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,通过特制终端上传至共忆中枢。有些是欢笑,有些是悔恨,更多是平凡日子里的微光瞬间:母亲煮粥时哼的小调,父亲修自行车时额头的汗珠,初恋递来的一张皱巴巴的情书,朋友醉酒后哭诉的梦想……
每一滴情感都成了滋养舟形叶的养分。
三个月后,火星轨道出现异常。
原本坠毁的归忆号残骸竟开始重组,金属碎片如磁石般聚拢,内部能量核心重新点燃。监控画面显示,飞船AI正在执行一项全新指令:采集火星土壤中的远古微生物DNA,并将其与林知远的意识波纹融合。科学家惊骇发现,这些微生物含有类似人类神经元的结构,且对特定频率的记忆波产生共鸣。
“这不是自然进化。”一位天体生物学家低声说,“这是被设计过的生命。”
与此同时,西伯利亚地下废墟中,曾囚禁苏晚的光之城遗址突然亮起微弱蓝光。探测机器人传回的画面显示,主控台上浮现出一行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