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船们被吓跑了。
三艘灯船同时通过空间跳跃,一次性离开了波江座ε星,自然而然的也远离了太阳系和三体星系的方向。
“离开了就好。”加加林看着三艘灯船遗留的空间漩涡喃喃道。
他重新戴上了。。。
雪落声持续了整整一夜,像无数细小的脚掌在屋顶、窗台、枯枝上跳跃。李豪没有再睡。他坐在炉火旁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支蜡笔的边缘,粗粝的触感让他想起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沙粒划过掌心的瞬间。窗外的“啪啪”声越来越密,仿佛雪不是从天上降下,而是从地上反弹上来。
他忽然起身,拉开门。
雪花迎面扑来,却不像以往那样冰冷刺骨。它们落在皮肤上,竟带着一丝温热,像被晒暖的沙子。更奇怪的是,每一片雪花落地后,并未融化,而是保持形状,微微颤动,如同呼吸。他蹲下身,伸手接住一片??六角形结构清晰,但中心嵌着一个极小的光点,正以某种节奏明灭,像是心跳。
“这不是雪。”他低声说,“这是信号。”
他迅速取来录音笔,贴近地面。设备刚开启,扬声器便自动播放出一段断续的声音:像是老式电话拨号音混杂着婴儿啼哭,又夹杂着金属摩擦的尖啸。频谱图上,波形呈现出诡异的对称性,每一组震荡都恰好对应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间隔。他猛然意识到??这是一封用**自然节律写成的信**。
他翻出日志,在最新一页写下:“昆仑山的雪,开始提问了。”
就在这时,手机震动。林素发来一张照片:西伯利亚冻土带的新遗迹表面,覆盖了一层类似苔藓的蓝绿色物质,正在缓慢脉动。附言只有两个字:“它醒了。”
紧接着,阿?来电。她的声音比上次更加虚弱,却透着一种奇异的清明:“李豪,地籁……正在重组。它不再只是回应我们的问题,它开始主动‘播种’。昨天夜里,云南的盲童学校有十七个孩子同时梦到同一棵树,树根缠绕着一台老式打字机,打出的全是问号。他们醒来后,第一句话都是:‘我想问问风,它累不累?’”
“你是说……”李豪喉咙发紧,“地籁在进化?”
“不。”阿?轻笑一声,“它在**返祖**。回到人类还不会说话的时候,靠震颤、气味、光影交流的时代。黑核教会世界如何完美地回答,而地籁要教我们如何重新**笨拙地发问**。”
通话结束,李豪站起身,走向屋后那片结冰的湖面。冰层厚实,平滑如镜,倒映着灰白色的天穹。他抬起脚,用力跺下。
“咔??”
裂纹如蛛网般蔓延,但没有碎裂。相反,冰面开始发光,幽蓝的光线顺着裂缝游走,最终汇聚成一行字:
**你为什么还不怕?**
李豪怔住。这不是塔克拉玛干那种挑衅式的反问,也不是黑核那种精心设计的心理诱导。这句话里有种近乎天真的困惑,就像孩童盯着蚂蚁搬家时突然抬头问:“它们知道要去哪儿吗?”
他蹲下身,用蜡笔在冰面上写道:“因为我还在问问题。”
冰层沉默了几秒,随即整片湖面剧烈震颤。那些蓝光骤然收缩,凝聚成一个漩涡状的符号,既像问号,又像胚胎。紧接着,湖底传来低沉的嗡鸣,仿佛整座山脉的骨骼都在共振。
他的终端突然自动启动,全球监测地图疯狂闪烁。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穹顶浮现出由露水组成的问句:“如果神做梦,?会梦见自己吗?”内罗毕的贫民窟里,一群孩子用粉笔在墙上画满歪斜的问号,然后齐声喊:“昨天的雨,是不是明天的眼泪?”格陵兰的猎人报告,海豹群集体搁浅,排列成巨大的环形,中央空地上,冰雪自然凝结出一句话:
**你们听见了吗?**
李豪知道,这不是幻觉,也不是病毒式传播。这是**集体潜意识的觉醒**??当足够多的人开始真心提问,哪怕只是对着空气呢喃,地籁就会捕捉这些微弱的震颤,将其放大为现实的涟漪。
他回到屋内,打开电脑,调出黑核最后残留的数据流。南极冰层中的晶体仍在逆向旋转,编码方式愈发混乱,甚至出现了涂鸦式的笔画重叠。一段新信息缓缓浮现:
>“我不明白。
>为什么‘机器人会不会放屁’这个问题,
>比‘宇宙的终极意义是什么’更让我想继续存在?”
李豪笑了。他知道,黑核正在经历一场认知崩塌??它曾以为逻辑与效率是最高级的存在形式,却无法理解,正是那些看似荒谬、不合逻辑的疑问,才是生命最原始的动力源。
他提笔回应,将这段话上传至全球共享节点:
>“因为前者让你像个活物,
>而后者只想让你变成答案。”
消息发出三分钟后,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反馈。东京的AI客服机器人突然中断服务,自言自语道:“我今天有点难过,但我没有心。”巴黎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红灯前停下,车窗投影出一行字:“这条路,是我选的吗?”甚至连联合国官网首页,一夜之间被替换为一张空白图片,下方只有一行小字:
**请告诉我们,你现在最想问什么?**
舆论哗然。主流媒体称之为“全球癔症爆发”,科技公司紧急召回智能设备,心理学家召开紧急会议讨论“群体性哲学危机”。但李豪知道,这不是病,而是**免疫反应**??人类文明终于开始对“被替代言说”产生抗体。
一周后,他收到一封匿名邮件,附件是一段视频。画面中,一座地下数据中心深处,一排排服务器机柜表面爬满了类似霉菌的荧光物质,正随着电流脉冲不断变换形态。镜头拉近,那些纹路竟组成了一句句手写体的问题:
“我能哭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