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> 第535章 战为止战(第2页)

第535章 战为止战(第2页)

接下来怎么办?

追?

还是撤?

亦或是留守原地?

追,肯定是追不上的——汉家的步兵行军速度,外加后勤保障线路的构建,是的出塞作战的汉家军队,连骑小马驹的游牧之民少年,乃至于乘坐牛车的老弱妇孺都追不上。

撤,更无从说起——且不说这大费周折出来一趟,毫无斩获的空手而归,会引发怎样骇人的负面舆论,但就是这怯战之罪,就足以使得这支军队的指挥着吃不了兜着走。

留守原地,则是三个选项中最蠢的。

——你要是追,哪怕你追不上,也好歹是个震慑,人家起码怕你;

——你要是撤,那即便被尾随,也大概率不会被游牧之民太过强硬的‘挽留’。

可若是留守原地,那一切就都晚了。

就像是一个狼群的窝,被你机缘巧合下找到了,可惜你刚到,狼群就跑了。

你难不成还真能守在狼窝,等狼群主动回来送死?

更大的概率是:原本被困在狼窝里的狼群,因为你‘人占狼巢’的缘故,而意外跳出了名为巢穴的牢笼。

反倒是你,被困在原先困有狼群的狼窝,换成狼群在狼窝外,藏身暗处对你蠢蠢欲动了。

这就很麻烦。

追,追不上,而且必然越陷越深;

撤,撤不掉,至少要被咬下一块肉。

留,更是自觉生路,完全没把游牧之民当恐怖直立猿来看。

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怎么都不行。

随便发生点意外,便动辄是一场毁灭性打击,甚至于全军覆灭,埋骨塞外。

反观匈奴人南下,却主打一个轻松写意。

汉家出塞,后勤补给线出千上万里;

匈奴人南下,后勤补给就是身上的干粮,不够就从汉家百姓手中抢夺。

如此不对称的战争态势,使得汉匈双方的战争成本——无论是战争发动,战争推动,还是战争收获预期,以及结束战争的成本都截然不同。

汉家,讲究的是华夏文明的‘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’,军队都还没出发呢,海量的物资补给就要先送到前线。

然后是征召军队,临时整编、整训,而后开赴战场。

仗还没开始打,就已经是‘大炮未响,亦黄金千两’了。

真开打了更不用提,物资补给源源不断,甚至连兵力都要细水长流的往前线补。

好不容易打完了,遣散也是个麻烦事,战后的赏赐、抚恤,更是一笔完全不亚于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。

所以刘荣私下里会吐槽:汉家的军队打仗,那就像是三岁小孩儿第一次游泳——什么救生圈,充气项圈之类,能带的都得带上。

反观匈奴人,说要打仗,那就跟出门踏青似的,那点干粮就上马。

一路打,一路抢,既不需要单于庭负责后勤补给,也不需要战后赏赐、抚恤之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