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想象这对光子是两块镜面,它们通过量子纠缠建立联系。”
“当一方被观测,镜面反射的图案确实会改变。”
“但这种改变的规律一旦被破解,所谓的绝对安全就成了空谈。”
“这就是现有技术的致命缺陷。”
“它把安全建立在不可观测的假设上,却忽略了物理世界不存在真正的黑箱。”
“而玻粒理论完全不同。”
“玻粒在坍缩前,连存在形式都是混沌的。”
“任何观测都会让它以不可预测的方式重组。”
“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依赖未被观测的叠加态,而是利用坍缩瞬间的绝对随机性。”
“传统量子通信需要提前约定密钥,本质上还是在经典通信的框架里打补丁。”
“但玻粒通信可以做到即时密钥生成。”
“当信息接收端的玻粒与发送端同步坍缩,两者会形成独一无二的物理状态。”
“这个状态本身就是密钥。”
“就像两片雪花永远不会完全相同,每一次玻粒坍缩都是宇宙级的随机事件。”
“没有预设的密钥分发过程,没有可被截获的中间态,甚至不需要稳定的信道。”
“即使信息被截取,截获者看到的也只是毫无规律的量子噪声。”
“因为在观测之前,连发送者自己都不知道信息会以何种形式存在。”
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安全通信,而这一切,都建立在对玻粒本质的重新认知上。”
“人类困在太阳系的当下,量子通信看似英雄无用武之地。”
“但发射在外的卫星群,实则是现成的精密网络。”
“就像把冰山拆解成浮冰,每颗卫星都是等待重组的观测节点。”
“玻粒雷达不需要从头搭建系统。”
“现有卫星的接收器,能源模块和轨道布局,稍加改造就能捕捉玻粒坍缩产生的时空涟漪。”
“这些漂浮在太空中的金属盒子,本是沉睡的巨人。”
“注入玻粒理论的核心算法,就能化身成扫描宇宙暗波的巨型天线阵列。”
楚衍敲了敲办公桌边缘,说道。
“现有卫星搭载的是量子通信模块,与你说的玻粒雷达在原理上完全不同。”
“硬件架构,信号处理机制,甚至数据传输协议都天差地别,真的能直接改造?”
谢枫双臂交叉,思虑道。
“关键在于底层逻辑的共通性。”
“量子通信卫星的核心组件,单光子探测器,纠缠源系统,星地链路装置,本质上都是为了捕捉和处理微观量子态的变化。”
“玻粒雷达同样需要对量子层面的物理现象进行感知与解析。”
“只是捕捉的对象从光子纠缠态,转变为玻粒坍缩引发的时空扰动。”
“卫星上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,能够在极微弱的光信号中识别单个光子的存在。”
“这种超高灵敏度的捕捉能力,稍加调整参数,完全可以适配玻粒坍缩时产生的特殊量子信号。”
“纠缠源系统用于制备和分发量子态,而玻粒雷达需要的是构建与目标的量子关联。”
“两者在设备结构和控制算法上,存在大量可复用的设计。”
“再说数据处理部分。”
楚衍语速加快。
“量子通信卫星为了保证信息安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