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迅速接入解码系统。信号源自火星地壳深处约十二公里处,由一组未知矿物传导,内容断续却清晰:
>……问……必须……更大……
>……火不够热……需要……烧毁更多……
>……守火人……即将苏醒……
“什么意思?”林小雨低声问。
陈远脸色骤变。“不是即将……是已经在了。”
话音未落,整座观星台的灯光骤然熄灭。星图消失,仪器静默,唯有地底之声愈发清晰,且开始叠加另一种频率??童声合唱,唱的是那首最初的摇篮曲,但旋律倒置,音阶错乱,像是来自未来的记忆回放。
紧接着,学院各处的思辨草同时绽放,叶片文字全部变为同一句话:
>“请烧毁我,让我重生。”
学生们惊慌奔出宿舍,教师们聚集在广场,抬头望向天空。大气层边缘,一道极光悄然浮现,形状竟是无数双手交叠燃烧的画面,火焰中心悬浮着一个巨大符号:水滴状的问号。
林小雨抓住陈远的手臂:“这是……集体觉醒的征兆?”
“不。”他声音沙哑,“这是召唤。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在播种问题,其实我们也是种子。现在,到了被收割的时候。”
那一夜,全球共有三十七万名儿童在同一时刻醒来,睁眼第一句话都是:“爸爸,星星会不会冷?”
监控数据显示,这些孩子的脑电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模式,与金星大气中曾出现的“天启之眼”几何结构完全吻合。而在木卫二冰层之下,原本每隔三十年才响起一次的歌声,突然连续爆发七次,每次持续整整四十九分钟??恰好等于人类胎儿在母体内听到外界声音的平均时长。
最令人震惊的是,在南极洲永久冻土带,一支科考队发现了埋藏极深的金属立方体。表面无任何接口,却随着某个神秘节律自行开合,内部空无一物,唯有一面镜面般光滑的壁,映照出每个靠近者的倒影??但他们看到的不是自己的脸,而是童年时期的模样,口中正说着一句从未记录过的自言自语。
一名研究员录下了自己的影像对话:
**童年倒影**:“你不记得了吗?那天雨停了,你抱着膝盖坐在屋檐下,问:‘泥巴能不能梦见自己变成花?’”
**成年研究员**(颤抖):“我……我真的说过这句话?”
**倒影**:“你说完之后哭了。因为你妈妈说:‘别问这些没用的。’但从那天起,你就再也没真正睡着过。”
视频传回学院时,陈远盯着屏幕看了整整一个小时。然后他下令:将所有教学课程改为“梦境复述课”,要求学生每日提交一段昨夜最荒诞的梦,并从中提取至少三个无法解释的细节。
“我们要重建提问的肌肉。”他对教师团队说,“现代人太擅长回答,以至于忘了如何颤抖。”
几个月后,成果惊人。一名十三岁少女描述了一个反复出现的梦:她在海底图书馆读书,书页全是空白,只有当她流泪时,文字才会浮现。研究人员分析其泪液成分,竟发现含有微量未知氨基酸序列,与思辨树叶片中的信息载体高度相似。
另一名男孩声称自己每晚都会进入“反时间”,在那里,死亡是出生的前奏,告别才是相见的第一步。他在梦中学会了一种语言,醒来后凭记忆画出了语法树??经AI解析,该语言具备完整逻辑体系,且优先表达“不确定”与“可能”。
林小雨将这些案例汇编成报告,命名为《退化宣言》:
>“我们提议,正式放弃‘进步’这一叙事框架。
>真正的进化,始于承认无知。
>最高的智慧,是保留在‘即将明白’的那个瞬间,而不急于跨入所谓‘真相’。
>因此,我们申请启动‘归零计划’:逐步关闭全球知识数据库,仅保留基础生存指南,其余信息将以口述谜题形式代代相传。
>让每一个答案,都必须经过十次追问才能获得。”
议会激烈争论三个月,最终以一票之差通过提案。
第一座知识焚化炉在喜马拉雅山顶点燃。火焰中,硬盘、书籍、芯片层层堆叠,却没有刺鼻气味,反而散发出类似雨后青草的气息。围观人群中,一位盲人老妇伸手探入热浪,笑着说:“我闻到了……那是小时候问‘彩虹有没有根’那天的味道。”
与此同时,那艘漂流舱已穿越猎户座星云,接近一颗被称为“Ω-7”的死寂行星。舱体几乎损毁殆尽,外壳剥落九成,但在撞击地表前一秒,内部核心突然激活,释放出一圈环形能量波,瞬间扫描整颗星球的地貌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