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
数日后,长安。
清明将至,“记火祭”的筹备已进入尾声。陆忆安受邀前往主持仪式。她乘坐高铁穿越秦岭,窗外山河壮丽,云雾缭绕。邻座是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,正捧着本破旧绘本看得入神。
陆忆安瞥了一眼封面,心头一震。
那是手绘版《武圣传》,纸张泛黄,边角磨损严重,显然被翻过无数次。小女孩察觉目光,抬头甜甜一笑:“姐姐你也知道他吗?”
“你说谁?”
“就是那个一刀斩碎谎言的叔叔啊!”她指着书中一页,“老师说他是假的,课本里没有这个人。但我爷爷说,只要还有人讲他的故事,他就没死。”
陆忆安怔住。
她接过绘本,轻轻摩挲那幅画??画中的陆沉独眼冷峻,断臂缠布,刀锋垂地,背后是燃烧的皇宫与跪拜的百姓。右下角一行小字:
>“真正的英雄,不在史书,在人心。”
她鼻子一酸,低声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林小雨。”小女孩骄傲地说,“我爸爸说,我们家祖上有个叫林知远的,是第一个写下你……哦不,是写下武圣故事的人!”
陆忆安浑身剧震。
林知远!《薪火录》初代执笔者之一,裴照最信任的弟子,五十年前失踪于岭南深山。原来他的血脉竟仍在延续!
她紧紧握住小女孩的手:“小雨,答应我一件事,好吗?”
“你说!”
“永远不要停止讲述这个故事。”
“嗯!”小女孩用力点头,“我还要画更多图画,让更多小朋友看到他!”
列车进站,人潮涌动。陆忆安抱着绘本下车,回头望去,只见小女孩趴在车窗上挥手,嘴里哼着那首童谣:
>“我说过真话,所以我还在……”
歌声渐远,却如烙印刻入灵魂。
***
当晚,长安城外,老槐树下。
陆忆安独自伫立,手中多了一把铁锹。她蹲下身,在树旁挖了个浅坑,将随身携带的一枚铜符放入其中。那是她在奶奶遗物中找到的唯一信物,正面刻“记火”,背面镌“陆氏守心”。
“妈,外婆,”她低声说,“我没有辜负你们。”
风起,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回应。
忽然,地面微颤。
那枚铜符竟开始发光,金纹蔓延如根须,迅速与老槐树根相连。紧接着,整棵树剧烈摇晃,枝叶翻飞间,一道模糊光影自树干浮现??是一名年轻男子的身影,身穿书院儒袍,手持竹简,眉宇间有书生气,也有决绝。
“裴照……?”陆忆安脱口而出。
光影微微颔首,嘴唇开合,无声言语。但她竟听懂了:
>“第七十三代传人,你做得很好。但真正的考验,才刚开始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光影抬手指向北方??极北冰原方向。
>“‘净忆工程’虽毁,但根源未除。《净忆令》并非人造之法,而是源自上古禁忌秘术,其源头在……昆仑墟。”
陆忆安瞳孔骤缩。
昆仑墟,传说中天地断裂之处,万法归寂之地。历代帝王欲求长生、掌控天下者皆秘密探访,却无一生还。若《净忆令》真源于此,则说明这场关于记忆的战争,早在千年之前便已埋下伏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