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帆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很好,这个方向是对的。你的想象力很强,海浪的意念法很适合你。继续练习‘三段式’收缩,熟了以后,客人会觉得是你顺从他们,实际上是你掌控了节奏。”
为了让李洁适应高端客户多变的需求,李帆设计了动态节奏的训练。
她模拟客户可能提出的不同要求,比如从缓慢的挑逗切换到高强度的冲刺,再突然要求延时。
李洁需要在短时间内调整肌肉、呼吸和表情,保持节奏的连贯性。
一次训练中,李帆扮演“客户”,通过语言和手势发出指令:“现在慢一点,像在试探我……好,加快,给我强烈的刺激……停,延时,保持我的欲望。”李洁被绑在软垫台上,双手反绑,双腿固定,尽力跟随指令。
她的肌肉从缓慢的“脉动式”收缩切换到快速的紧致,再到间歇性的轻抚,呼吸和眼神也随之变化。
她的表现比最初流畅,但切换时仍略显迟缓,表情的调整不够自然。
李帆暂停训练,分析道:“你的反应速度已经不错,但切换时有断层,说明你的肌肉和心理还没完全同步。高端客户的要求可能更无序,你需要让身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随指令即刻调整。”她建议:“练习时,把每种节奏想象成一个场景,比如慢节奏是海浪,快节奏是风暴,延时是微风。场景切换越快,你的反应就越自然。”
李洁尝试将节奏与场景结合,想象海浪、风暴和微风的画面。
她的肌肉控制更加灵活,表情和呼吸的切换也更顺畅。
李帆观察后,点头道:“很好,你的适应力很强。继续用场景法,熟了以后,你能应对任何突发要求。”
李帆的指导不仅限于技术层面,她还特别强调心理与身体的融合。
她注意到,李洁在训练中偶尔会因羞耻感或压力而分神,导致节奏失控。
她教导道:“羞耻是最大的敌人,它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受害者,而不是掌控者。你需要把身体看作一件艺术品,每一个动作、每一次反应,都是你在创作。客人不是你的敌人,他们是你的观众。”
为了帮助李洁克服羞耻,李帆设计了一个心理练习:每次训练前,李洁要闭眼一分钟,想象自己站在舞台上,绳索是她的道具,身体是她的画布。
她告诉李洁:“当你接受自己的身体,接受绳索的束缚,你就不会再觉得羞耻。你会觉得,你是艺术家。”
李洁尝试这个方法,在训练前闭眼想象舞台的画面。
绳索的压迫感逐渐变成一种熟悉的触感,她的羞耻感减轻,动作也更加自然。
李帆欣慰地说:“你的心态在变好,这是最大的进步。技术可以练,心态是天赋。”
经过数周的深入指导,李洁的技巧和心理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。
在炮机训练中,她能坚持二十分钟以上,成功抑制高潮,肌肉控制和表情管理几近完美。
在节奏引导训练中,她的“三段式”收缩和动态切换愈发流畅,节奏感如行云流水,带着一种引而不发的张力。
即便面对多重刺激或突发指令,她也能迅速调整,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。
李帆对李洁的进步极为满意。
一次训练结束后,她罕见地露出笑容:“李洁,你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。你的潜力很大,未来的高端客户会很喜欢你。记住,无论多难,保持冷静和信念,你就能走得更远。”
李洁心中一暖,低声说:“谢谢帆姐。没有你的教导,我不可能进步这么快。我会继续努力,为了我弟弟,也为了不辜负你。”
一天晚上,休息时,李洁忍不住心中的好奇,低声问:“帆姐,你为什么会来这里?你的技巧这么厉害,感觉……不像我们这些没办法的人。”
李帆闻言,沉默了片刻,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她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绳索,苦笑了一下:“李洁,我的理由跟你不太一样。你是为了你弟弟,我是为了赎罪。”
李洁一愣,眼中露出疑惑。
李帆深吸一口气,继续说:“我以前是个医生,外科的,专门做急诊手术。六年前,我值夜班时,接了一个车祸的病人,是个年轻的女孩,二十出头,伤得很重。我……那天太累了,手术中出了错,女孩没救回来。她的家人崩溃了,站在医院走廊里骂我,哭着说她是他们唯一的孩子。”
李帆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丝颤抖:“我辞了职,但那件事像根刺,扎在我心里。我觉得自己毁了一个家庭,毁了他们的希望。后来,我听说女孩的弟弟因为失去姐姐,精神出了问题,家里欠了一堆债。我想弥补,就联系了他们,资助了弟弟的治疗费。但钱不够,我一个人的积蓄根本撑不了多久。”
她顿了顿,眼神变得空洞:“有人介绍我来绯色会所,说这里的收入能解决一切。我没别的办法,就来了。这里的钱让我付清了他们家的债,弟弟的治疗也稳定了。但我留下来,不是只为了钱,是为了让自己记住——我欠他们的,永远还不清。每次接客,绑上绳子,我都在提醒自己:这是我该受的。”
李洁听完,心中五味杂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