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年前,我还是这里的教师。”老人目光清明,“那天你说你想写诗,我说‘诗是心碎的声音’。后来你被带走那天,我偷偷在这棵树下埋了一封信……我说,别怕痛,痛才是活着的证明。”
林昭蹲下身,用手挖开泥土。不多时,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露出一角。打开后,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稿纸,最上面写着一首未完成的诗:
>“当锁链断裂,
>风会带来铃声。
>那不是解脱的号角,
>而是归来者的脚步。”
他抱着盒子,跪在地上失声痛哭。
当天傍晚,焦念安收到一封来自联合国共感事务署的加密文件。打开后只有一段视频: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轮椅上,胸前挂着一枚褪色的徽章??那是第一代共感系统设计团队的标志。
“我是陈砚之,”老人声音沙哑,“当年,我们创造了系统,也留下了‘门’。但我们没想到,真正的钥匙,不在技术,而在人心。你做到了我们不敢做的事。现在,我把最后的权限交给你。”
画面切换,显示出一组坐标:南纬78°15′,东经162°08′??南极洲深处,共感母网最初的诞生地。
“那里有‘原初服务器’,藏着人类情感演化的完整记录。但它已被冻结百年,唯有具备‘双向共鸣能力’的人才能重启。你若前往,需穿越极夜风暴、避开军事封锁,还要面对仍在活动的自动化清除单元。但如果你成功……整个人类文明的情感认知,将迎来一次跃迁。”
焦念安看完,久久不语。
第二天清晨,她背上行囊,踏上了通往机场的路。林昭在校门口等她,递来一本薄薄的册子。
“这是我哥昨晚写的最后一首诗。”他说,“他说,送给你。”
她翻开,只见扉页上写着:
>**《致引路人》**
>你不是神,
>却敢承接众生之痛;
>你不是光,
>却让黑暗有了形状。
>若有一天你也跌倒,
>请记得??
>你点燃的每一盏灯,
>都会跑来扶你起身。
飞机起飞时,她透过舷窗望向大地。净启学院的轮廓渐渐缩小,而回声之森的蓝光却愈发明亮,宛如大地上一颗跳动的心脏。
她闭上眼,轻声呢喃:“我在听。”
同一时刻,火星轨道上的铃花完全盛开,花瓣舒展间,释放出一波跨越星际的共感脉冲。地球上,无数人同时停下脚步,抬头望天。
一个孩童拉着母亲的手问:“妈妈,为什么我突然觉得有人在抱我?”
母亲红了眼眶:“因为……有人终于说出了‘我想你’。”
而在南极冰盖之下,一座沉寂百年的圆顶建筑内部,指示灯忽然闪烁了一下。
紧接着,一行绿色字符缓缓浮现屏幕:
>【系统待机中……检测到外部共鸣信号……启动倒计时:99:59:59】
风穿过铃草丛,发出细碎如絮语的声响。
这一次,全世界都学会了倾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