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4章
百日宴这一日,大宛皇城沐浴在盛大的庆典气氛中。宫阙巍峨,旌旗招展,从宫门到举行大典的太极殿,御道两旁陈列着仪仗,甲士肃立,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节、郡王代表依序而立,场面恢宏庄严。
温令容身着皇后朝服,玄衣纁裳,上绣十二章纹,头戴九龙四凤冠,珠翠环绕,雍容华贵之中更添几分产后恢复的丰润与母性的光辉。她与身穿衮冕、气度威严的萧玄策并肩而坐,接受万邦朝贺。帝后临朝,光芒万丈,是这百日宴最核心的象征。
两位今日的小主角——百日大的皇子和公主,由精心挑选的稳重宫人抱着,立于帝后身侧稍后的位置。小小的婴孩,包裹在明黄色的襁褓里,竟也显得格外镇定。他们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,好奇地打量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和璀璨的灯火,不哭不闹,全无惧色,这份异于常婴的沉稳,被许多臣子私下里赞誉为“天生龙章凤姿,颇具帝王气度”。
而在所有观礼宾客的最前方,贵宾席上,大昭皇后温令仪同样身着大妆朝服。她的服制与大周皇后略有不同,更显典雅庄重,纹饰兼具南北风格,彰显着大昭兼容并蓄的气度。她端坐那里,仪态万方,身旁是温长安夫妇——他们既是温令容的父母,也是大昭的重臣皇亲。此外,大昭的长公主和年幼的大昭皇子亦在座。这一家子的出现,代表的不仅仅是大昭帝后对姐姐的亲情,更是大昭国对此次庆典的高度重视,其政治意味不言而喻。
萧玄策高坐御座,目光如炬,缓缓环视着殿内济济一堂的臣属。他的视线尤其在那三十五郡郡王所聚集的区域停留了片刻。这些昔日的国君,如今虽身着大周郡王朝服,但眉宇间仍残留着属于王者的矜持与审视。萧玄策敏锐地察觉到,他们关注的焦点,并非高高在上的自己与温令容,也非今日的主角那对小婴孩,而是贵宾席上的大昭观礼团。
大昭皇后及皇亲国戚享受到的,几乎是等同于帝后临朝的尊崇礼遇——位置最尊,礼仪最隆,甚至连萧玄策本人在向万民展示皇子公主后,也率先向温令仪所在的方向颔首致意。这份超规格的礼遇,让许多原本就对大昭了解不深、或者消息闭塞的郡王心中升起了强烈的不满。
这些郡王,昔日皆是一方霸主,统治着自己的国家和臣民,若非萧玄策以其过人的武功和政治手腕将他们逐一收服或臣服,他们岂会甘愿俯首称臣,做个郡王?在他们固有的认知里,国与国之间,强者为尊,但即便是强国使节,在别国君主面前,也当保持一定的谦卑。如今,只因为大周皇后出身大昭,大昭的皇后和皇亲就能在大周的宫廷盛宴上享有如此殊荣,这让他们感觉受到了冒犯,仿佛大周低了大昭一头。
“哼,不过是仗着皇后娘家的势罢了。”沙陀郡的郡王朱邪赤冷哼一声,低声对身旁相熟者抱怨,“我西域三十六郡幅员辽阔,物产丰饶,何须如此仰人鼻息?陛下此举,未免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天上草原七郡的北庭郡王阿史那捋着胡须,低声道:“噤声!你懂什么?听闻大昭近年来国力日盛,兵强马壮,裴祈安更是雄才大略。皇后生产时,大昭带来的太医可是起了关键作用。更何况你看那大昭皇后气度,绝非寻常女子,她身旁那对儿女,年纪虽小,眼神却灵慧得很。陛下如此礼遇,必有深意,或不得已而为之。”
“深意?不得已?”朱邪赤气哼哼的一甩袖子,草原部落从来都看谁拳头大,什时候还要看谁长得好看了?绣花枕头好看,有个什么用?压低声音,语气里带着怒色:“我看是皇后枕边风吹得好!再怎么说,这也是我大周皇子和公主的百日宴,主角当是我们大周未来的希望,岂容外戚如此喧宾夺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