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当黑莲花误入限制文 > 110120(第19页)

110120(第19页)

两年后。

这两年来,自从西昌新帝登基,朝廷上下风气就为之一整,重用贤臣,整顿吏治,重分土地,接连几次的改革下来,百姓们生活安乐,国力也显著提升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但相比大部分百姓的欢欣鼓舞,从年初太上皇驾崩之后,另一群人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是强烈。

这些人一开始大多都在京城为官,出身勋贵之家,靠着一些先帝最爱的养生玩乐之术得到圣宠,自己也没少利用职权捞好处,日子过得非常不错。

可自从新君上位之后,最是厌恶这些弄臣,他们就再也讨不到便宜了,也从京城被贬谪到了地方。

当时好歹太上皇在世,皇上总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,但如今,靠山没了,一时不由人人自危起来。

这种即将被清算的不安情绪,在得知皇上派棠溪珣到江北诸地巡察灾粮时达到了顶峰。

——其实也不能说是派,这件差事是棠溪珣自己揽过来的。

如今的他,说一句位高权重,炙手可热毫不为过。

在薛璃登基的第二天,便加封了所有原本隶属于东宫的官员,棠溪珣更是越级擢升,总揽皇位交接的大小事宜。

再加上他又暂住宫中,因此几乎宫内宫外的事宜,大家找不到皇上的时候,全都要向他请示,一时权倾朝野。

棠溪珣虽然是正经出身的状元,但他年纪轻轻,身上又有各种传闻,大家虽然知道薛璃素来非常宠爱这个表弟,也没想到他刚一登基就会如此毫无顾忌的委以重任,一时间质疑声、上书声不断。

但薛璃却半点也不退让,合理的质疑他便按条反驳辩论,恶意出言诋毁的则全部遭到了惩处。

这样一番整治下来,也让大家都明白了,对于这位新君,其他的事尚且好说,唯独涉及到棠溪珣,是万万不能姑息。

而且他的行政风格也和先帝的姑息纵容大不相同,作风十分强硬,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,逐渐的,也就没人再敢触这个霉头了。

人们原本也以为这也是新君继位,诸事繁忙,皇上没有那么多人手可用,给棠溪珣这么大的权力不过是权宜之计,过一阵子,得用的人手多了就好了。

——毕竟君臣有别,他们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一直像幼时那样亲密呢?

但一日过去,一月过去,一年过去,棠溪珣非但没有受到薛璃猜忌,反而越来越是被倚重,短短两年间,便升至了副相之位。

从前他在东宫的时候,虽然暗中也会给薛璃出谋划策,但往往在明面上还是以一副谦逊低调的面貌示人,如今自己最大的靠山一朝登基,棠溪珣也一改往日作风,十分高调。

他手段雷厉风行,说一不二,偏生大小诸事,只要交到他手上的,就没有解决不了的,更是挑不出来任何错漏。

不知不觉间,朝中臣子对他的畏惧,甚至更胜皇上,再也不敢有半点质疑之声了。

单只说这一次外出巡查的事,就不是皇上派下来的差事,而是棠溪珣自己提出的。

那天早朝上的事都已经传出来了。

今年从年初开了春,淅淅沥沥的雨水便一直缠绵不断,以致于一些临水地区的州县都遭了灾,朝廷也已经及时拨下了灾粮,并在高处紧急建造了临时安置的处所。

但近来却有多处上书,说是在本地发现了从江北一带逃难而来的灾民。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,显然此事当中有什么猫腻。

皇上就想派人去调查。

可江北一带树大根深,宗族势力盘根错节,再加上还有一些从京城外放出去的二代三代也到了那边的富庶之地,这要查,不光险,还得罪人。

所以这事并不好干。

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自动请缨,可棠溪珣却一下站了出来是,说他去。

皇上一听,当时脸色就不好看了,说是他身体不好,在京城坐镇便是,亲自出面还是要另寻他人。

棠溪珣却坚持要去,甚至连“陛下难道猜忌至此,非要把臣放在眼皮下面看着才安心”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,把皇上气得声音也高了。

结果没想到,人家棠溪大人听不得半句重话,竟当场拂袖而去。

这事可把当时在场的大臣们给吓坏了。

大家觉得棠溪珣未免太过任性,再怎么也不能嚣张成这样,这下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劳,只怕也要完蛋。

知道他这也是为了国家社稷,大臣们不免为棠溪珣担忧,特别是一些被新君上位后提拔上来不久的年轻人,满头热血地商量着要怎么帮棠溪大人在陛下面前说情。

他们先是去试探棠溪柏,谁知这位刚刚致仕的尚书大人却只优哉游哉地画着花鸟画,笑安抚他们:

“小事,小事,不必担忧。”

——如此冷漠!

看来棠溪大人和家中关系不好的传闻也是真的!

大家没有办法,只能一起商量着,写了一封联名的书信,决定给皇上递上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