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生活系神豪 > 第330章 新居落定与座驾添置(第2页)

第330章 新居落定与座驾添置(第2页)

显示器屏幕闪烁,一行代码缓缓滚动:

>【信号残留分析完成】

>当前全球范围内,共记录到13,728次疑似“归墟频率”自发激活事件。

>激活源特征:强烈孤独感、社交隔离、长期抑郁状态。

>分布区域:北美疗养院、东亚都市白领公寓、欧洲难民安置点……

敲击键盘的手停了下来。

赵铮盯着数据,眉头紧锁。他调出地图,将所有激活点标记出来,赫然发现它们正隐隐构成一个图案??像是一道尚未完全熄灭的电路,等待重新接通。

“不是结束……”他喃喃道,“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。”

他拨通陈浩电话,声音低沉:“我想我们需要做点别的事了。”

第二天清晨,村里来了陌生人。

一辆旧皮卡停在村口,车身上贴着褪色的环保组织标志。下来三个年轻人,背着相机和录音设备,手里拿着一份打印资料。

“请问……这里是小满住的地方吗?”为首的女生怯生生地问路人。

村民指了指槐树下的院子。三人走近时,正好看见小满蹲在菜园里拔草,头上扎着林薇给编的麻花辫,脸颊沾了点泥。

“你、你是小满?”女生激动得声音发抖,“我们是从‘感知复兴计划’来的!我们拍了一个纪录片,讲的是你唤醒人们感官真实的故事!现在已经有三百多万人看了,很多人都开始尝试不用手机吃饭、闭眼走路、静坐听风……”

小满抬起头,眨眨眼,似乎不太明白。

“你们……为什么要拍这个?”

“因为我们都快忘了怎么当人了!”另一个男生抢着说,“地铁里每个人都盯着屏幕,办公室里没人面对面说话,家里老人喊吃饭,孩子头都不抬……我们活得像机器,连难过都不敢哭出来。”

小满静静听着,忽然起身走进屋里。片刻后,她拿出一张纸和笔,写下一句话递给她们:

>“那就从今晚开始,请家人吃一顿不许看手机的晚饭。饭后一起洗碗,聊十分钟天。能做到吗?”

三人愣住,继而用力点头。

“能做到!”

她笑了,又写:

>“再来十次,你就来找我。我可以教你听泥土的声音。”

他们千恩万谢地离开。临走前,女生偷偷拍了张照片??小满坐在门槛上剥豆子,阳光落在她睫毛上,像镀了一层金。

这张照片后来被发布在网上,配文只有八个字:

**“她不是神,她在生活。”**

短短三天,转发破千万。

与此同时,世界各地悄然发生改变。

东京某写字楼顶层,一群程序员发起“断网一小时”行动,下班后集体去公园赤脚行走;巴黎一所中学开设“沉默课”,学生每天花十五分钟闭眼感受呼吸与心跳;肯尼亚贫民窟的孩子们围坐在收音机旁,听志愿者朗读来自中国山村的“大地日记”。

而在北极圈边缘,一支科考队意外发现一处冰层下的遗迹。墙体刻满古老符号,经鉴定竟与小满脑波共振曲线高度吻合。更诡异的是,每当月圆之夜,遗址周围土壤会短暂发出蓝光,持续约十二分钟。

科学家无法解释,只能将其列为“异常生态现象”。

但赵铮看到报告后,立刻意识到??那是“归墟”的残影,是系统崩塌后遗留的“记忆回响”。它不再具备控制能力,却像一首反复播放的哀歌,提醒世人:执念不死,只会蛰伏。

于是他做出决定。

一周后,“自然感知学校”正式扩建为“共生学院”,由苏晴主持,联合心理学家、生态学家、神经科学家共同研发一套“抗异化课程”。核心理念只有一条:

**重建人与土地、人与他人、人与自我之间的真实触碰。**

课程第一项,叫“赤足日记”:参与者每日赤脚行走不少于三十分钟,记录身体感受与情绪变化。三个月后数据显示,92%的学员焦虑水平显著下降,人际关系改善率高达76%。

第二项,“共食仪式”:家庭或团队每周至少一次共享无电子设备干扰的餐食,餐后必须进行十分钟以上深度对话。许多父母反馈,这是十年来第一次听孩子说出心里话。

第三项最特别,名为“静默信使”:志愿者前往偏远地区,不带任何现代通讯工具,仅凭脚步和声音传递信息。有人徒步穿越沙漠送一封信,有人划船三天为孤岛老人读一封家书。

人们开始重新相信??有些东西,必须亲身抵达才有意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