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大汉女侯 > 2030(第26页)

2030(第26页)

赵广德被她这话弄得摸不着头脑,僵在原地不敢动,闻棠主动走过去将他扶起。

“您对我闻家有恩,我会好好报答您的。”

当年闻父在路上被人打折了腿,就是找广德帮忙将其送回家的。

听到这话,赵广德下意识抬头看向闻棠,发现面前这位贵人的确和自己好友有些相像。

意识到这件事,他再也绷不住了,泪水从眼眶中流出,忍不住询问闻棠父母情况如何,现在可好。

闻家被迁徙到朔方郡后,他便再也没有闻家消息了,只知道三年前匈奴侵袭朔方,抓走了好多汉朝百姓去当奴隶,也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闻家。

闻棠将闻家迁徙到朔方郡后发生的事情告诉赵广德,他越听越悲伤,最后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。

随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,惊恐道:“您不会是要报仇吧。”

闻棠:“确有此意。”

“闻……贵人,贵人,要不您还是回朔方吧。”

其实,他是为闻棠着想才说出这句话的:“虽然您如今发达了,可那东武侯在长安这么多年,认识好多贵人,而且即使小人见识浅薄,也知道他的爵位是侯,而您只是封君,您是斗不过他的啊。”

闻棠不疾不徐道:“世伯何必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
她突然问了个和复仇毫无关联的问题“您可知曲辕犁和耧车?”

这些赵广德倒是知道,是两样从边境中新流传过来的新型农具,据说用两样东西干农活能又快又省力气,太府那边正准备将其推广到全国,好像是……什么仙人的使者制造出来的。

她看向闻棠,有了答案:“是您……发明出来的?”

“不错。”她说,“这就是我有胆量对他复仇的原因。”

东武侯只会向百姓展露自己那愚蠢又狠毒的恶意,而闻棠却让他们感受到喜悦与希望。

“我已经同廷尉说好了,明日未时,你来宣明里,我会让你亲眼看到东武侯的凄惨下场。”

闻棠的话像是一剂定心剂,让赵广德安心下来,临离开时,闻棠给了他两盒红糖作为礼物,他推脱不过只好收下。

离开廷尉府后,赵广德直接回家了。

其实即使闻棠不去和张汤说,赵广德明天也能去宣明里看东武侯的悲惨下场。

因为他明天本来就休沐。

归家时,妻早已为他准备好饭菜,豆酱,葵菹,粝米饭,算是很丰盛的一餐了,女儿坐在织布机上认真织布,见他回来,连忙放下手中活计相迎,看起来是很温馨很幸福的一家。

穷苦人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,吃饭时赵广德和自己的妻女说了今天的事情。

听完后妻子本想劝他不要去,免得惹上麻烦,权贵斗法,即使只是掀起的一片波澜,也不是他们这种小老百姓能承担的起的,但想了想,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,反而转移话题,说起另外一件事:“元已经十三岁了,是时候该为她寻上一户好的人家了。”

赵广德膝下只有一个女儿,名为赵元,今年十三岁。

赵广德问道“你可有什么人选?”

妻子说了两个人选,赵广德还未开口,赵元倒是先反应激烈了起来。

“那个王二狗总是欺负我,您为何要将我许配给他?”

青春期的小男孩总是喜欢欺负小女孩来表达自己的喜欢,比如薅一薅她的头发,或者用虫子吓唬人之类的,同里的小女郎们都说王二狗这是喜欢她,想和她玩,但赵元却觉得这不是喜欢,就是他单纯犯贱。

“那郭产呢?他可是对你很好的,而且家中富裕,你嫁过去后每天都能有肉吃?”

赵元:“他的确是对我好,不过总是有意无意地问我每月能织出多少匹布,有没有织出更美丽的花纹,女儿认为他只是喜欢我织布的手艺。”

“你这孩子!”赵广德有些气恼,“这也不要,那也不要,还能一辈子不嫁人不成?这可是要受罚的。”

汉朝和现代不同,汉朝人头税为每人每年120钱,也就是一算,如果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女子没有嫁人,那么她的人头税将会是其他人的五倍,一年需要向官府缴纳六百钱,相当于一个家庭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了。

元:“父亲莫气,女儿又新研究出来一个新的花样,日后可以用自己织布的手艺赚钱交罚款,也能补贴家里。”

虽然赵元现在才十三岁,但是她的织布手艺却是所接触过的所有人里最好的,连赵母也无法相比,甚至有信心和织室中的那些织女们相比。

“你不嫁人,你若是不嫁人,待我与你母亲百年之后,你怎么办?会有人奉养你吗?”

“如果那时候我有很多很多钱的话,是会有人奉养我的。”

赵广德:……

赵广德气得想要骂人,但是一想那都是自己死后的事情,也就释怀了,这时赵妻及时出来打圆场,拿起木盒,说要取出一块这个什么红糖来给大家尝尝味道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