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桃夭定终身-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> 击鼓(第1页)

击鼓(第1页)

诸儿已完全忘记了时间。汉广殿里几乎所有重臣都在场。

纪国出兵了!三年前纪国曾在鲁国的调解下和齐国相约两年内互不侵犯。如今两年已过,齐国却无动静。纪国本来一靠鲁国国君允在齐纪中间左右调停,二仰仗和周天王的姻亲关系,对齐纪关系缓和心存希望。

谁知这两年鲁国允意外亡故,新上位的国君同亲齐远纪;可巧不巧,周天王去年年底又薨了,但拖到了今年五月才下葬,天家不尊礼制,把周王朝的摇摇欲坠向世人展示得更鲜明了一些。

纪国国内舆情纷纷,纪君通过暗探得知齐国这两年不断招兵买马,扩充军备,心中更是惧怕起来。最终耐不住朝堂内的喧嚣,在前几日跨过齐国和纪国的交界淄水,攻陷了淄水西岸的齐国城邑。

诸儿不曾预料纪国会主动出击,在淄水仅设少量士兵看守,因而小城很快便失守。几日内,纪国已经又蜿蜒向西,攻克了齐国几个城邑。

诸儿的脸色铁青,一则心里责骂自己因私废公,险些误了国家大事;一则又憎恨纪君轻率出兵,打败了他之前的部署。

对于纪国,诸儿这些年一直在反复思量,也不断修改着自己的攻纪计划。纪国疆域广阔,面积之大不输齐国,往上数几十年,国力更和齐国不相上下。

这些年虽然弱了不少,但是若正式全面开战,诸儿并无十分把握全部吃掉纪国。这几年齐国又失去了郑国和卫国两个左膀右臂,鲁国国君年幼尚不能左右朝政,更难助力齐国,如今开战对齐国绝非最佳时机。

诸儿本打算先慢慢蚕食掉离齐国近的纪国领土,拿下驯化后以儆效尤,搅得纪国本土人心不安;然后再伺机一步一步攻占分裂纪国。得到纪国的土地难,得到纪国的人心,最后齐纪一家更是难上加难。

如今纪国先开了战,诸儿在如何出兵上又犯了犹豫。

燕将军虽然主动请求带兵出战,可如今已是五月,战事将在炎炎酷暑中展开。燕将军已近古稀,诸儿舍不得派燕将军去前线。

放眼军中,夷仲年和彭生故去,纠前两年已经离齐,年轻一辈中小白虽出类拔萃,但诸儿不敢让他染指军队太多。

他自己虽然在军中威信至高无上,但这几年他已决意淡化自己的地位,好让新人涌出,齐军有可用之才。

诸儿特意定了武科,凡齐国14岁以上男儿不分贵贱,只要有志为国效力,皆可到临淄报名参加武试,武试分为比武,兵法和策论,只需有一科出彩,便可留在京城军中,接受专门训练。如此几年后,虽然尚找不出像夷仲年那般有出世将才之辈,但也慢慢有些青年才俊暂露头角,其中一个有名的便是连城。

连城约莫二十五六年纪,他的父亲本是安国公主的外甥,曾是当朝武将,后来在朗地之战中战死,留下连城和寡母还有一妹妹相依为命。

连城虽然没有大战经验,但平时排兵布阵操练时十分出色,加上前几月刚刚协助公子溺攻下卫国,诸儿便有意给这位年轻人一个机会,让他率三千兵马前去淄水。

若他连一座城都收不回来,届时再派老练些的将军前去支援。纪国作战能力在诸侯中并不出色,倒是新人练手的好机会。

诸儿此次的重点并不在淄水,而是他图谋已久的酅地。淄水远离临淄,而酅地虽为纪国领地,离临淄仅百里之遥,当今纪君的弟弟纪季便是此地的领主,当地百姓生活富足,人口众多。派小部份人马去淄水,但主力声东击西攻打酅地,那么占领酅地的胜算便大了些,若攻下了,也更方便以后齐国就近管控。

诸儿决定派公孙无知去酅地,公孙无知军事才能虽比不上其父夷仲年,但毕竟亲历过多场战争,又师从燕将军,在军内颇有威望。

父亲离世时曾叮嘱他待公孙无知需如同弟兄。诸儿念着夷仲年对齐国的功劳和对自己的好,虽然公孙无知常常做出放浪形骸之事,但诸儿总是一心想给他机会。攻纪是大事,希望公孙无知能借此机会扬名。

诸儿刚踏入汉广殿时,众臣声浪鼎沸。诸儿先是安抚,然后轮流让几派发表言论,随后才抛出自己的计划咨询大家。大家看到此次作战既照顾到了后起之秀,也兼顾了王公子弟,战场主次分明,大家左思右想,短时间内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计划,除了赞同,心中更是对诸儿充满信心。

待群臣散去后,已经是傍晚时分了。诸儿又随燕将军和公孙止去了城南大营,除了给即将出征的士兵们紧急动员打气,也是交代安排后续几个月的粮草准备。士兵们不曾防备君王此时来访,有两个老兵喝酒打混架刚巧被诸儿发现。诸儿下令先是绑了此二人,当众鞭笞以立军威,随后又瞧瞧吩咐让军医给这二人上药医治。

因纪国的事太过重大,诸儿一直沉浸在攻纪的安排中。忙活了不知多久,诸儿才猛然想到今日是婉初回临淄城,也是他们交拜天地、私定终身的日子。

心中暗叹大事不妙,正准备告别公孙止他们,公孙止说道:"大王,还有一件急事臣需禀报。太子殿下自上个月染上恶疾,如今已经大半个月了。姜太医和我提了几次,大王若有空,请过去看看吧。太子见了父亲,说不定这病就好得快了呢。"

公孙止并未挑破太子生病真正原因。上个月诸儿离开齐国时,曾嘱咐几位大臣,朝内大小事宜商议皆可向太子咨询,一般事情更可由太子定夺。

诸儿不在,太子第一次尝试临政的滋味,连出宫的排场也忍不住朝君王靠齐。结果没有舒心几日,就遇上纪国来攻,虽然城郭被攻陷不是他的责任,但是他心中不免惴惴不安,加上僭越礼制,他又担心有人传到诸儿那里。几种忧惧交加,他的病便真的严重了起来。

公孙止心中替太子着急,在他的眼中,太子身份正统,是周王室的嫡长孙,诸儿的嫡长子,只是幼时不得诸儿关心培养,本人天资平庸,又有诸儿在朝堂的无上威望笼罩,故而性子便有些唯唯诺诺。

后来周王姬去世,他这个太子更空剩一个名头。好在诸儿这几年已着力培养太子,并让公孙止平时多加照拂。因此公孙止才央求诸儿前去太子府,心病还需心药医。

诸儿一心想推脱,可是一想到太子他总是有几分内疚。此次出征并未安排太子重要职位,太子病了,这也正好是个借口。想到此,他点了点头,随公孙止朝前去了。

待到忙完一切,再回到自己在宫外的府邸时,月亮正高高地挂在空中,明亮而柔媚地将夜照亮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