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
或许是知道同伙已经败露,这里的情况更糟。
专家们刚打开主库房,就发现角落里堆着七八个空展盒,对应的藏品登记册上写着“借展未归”。
但汤乔允清楚,从未有过相关借展记录。
专家们继续在三号馆的库房里仔细排查。每一件藏品都经过了肉眼观察、材质检测、工艺比对等多道工序。
汤乔允站在一旁,目光紧紧盯着他们的动作,心一直悬在嗓子眼。
排查过半。
一位负责瓷器鉴定的专家停在一个展柜前,眉头紧锁地拿起一件清代雍正时期的粉彩过墙梅纹碗。
他先是对着光看了看釉色,又用指尖轻轻摩挲碗底的款识。
反复几次后。
他不确定的对身边的同事说:“老周,你来看看这个,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。”
另一位专家老周接过碗,拿出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许久。
而后,又用光谱仪检测了胎釉成分,沉吟片刻:“釉色太亮了,虽然仿得很像,但这光泽里少了点岁月沉淀的温润感。”
“而且胎土里的铁含量,比真品低了0。3个百分点,这是现代仿品的特征。”
“又是一件假货?”汤乔允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这已经是三号馆发现的第三件被替换的藏品。
工艺之逼真,连从业几十年的专家都要反复比对才能确认。
“是的,汤总。”
专家叹了口气,笃定的说:“这仿品用的是古法烧制,胎土也是特意找的老矿料,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差别。要不是仪器检测出成分差异,我们很可能会看走眼。”
汤乔允本身也是鉴定师。
她又拿起碗仔细的鉴定了一遍。
确实如专家们所说,这是个仿品。
“继续排查,今天务必要排查完所有藏品。”
“好的,汤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