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8章
预置程序的灵感,打开了吴强的思路。
他非常了解空战。
作为攻势一方,大多是占据主动权的,敌机会做什么样的机动,全看歼-6忠诚僚机会做什么样的机动。
在现阶段无法让歼-6忠诚僚机拥有自主空战能力的情况下,通过规定机动程序来打乱敌人的编队,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战术目的。
不仅如此,他甚至产生了对歼-6本身的气动布局进行改进的想法。
但是这个想法被李干否了。
当前的改装是让几千架歼-6的存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,如果对气动布局进行改进,和研制一款新型无人战斗机没有区别。
如此一来,本末倒置了,投入也大了。
冷静下来之后,吴强锚定了歼-6,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地做改进。
比如,简化机身机构重量,增加了载弹量、提升了机动性。
所有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和零部件全部简化掉。
歼-6本身是有三门航炮的,航炮是这一代飞机的主战武器,三门航炮加起来好几百斤。
简化掉后,航程、载弹量、机动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。
同时,李干也没闲着。
他带着张二标、韩彩云、孙生禄三人,就歼-20忠诚僚机作战战术进行探讨。
有两个方向。
一个是歼-20作为指挥机,指挥歼-6忠诚僚机与敌人空军进行近距离空战。
另一个是将歼-6忠诚僚机武器搭载平台,在视距外对敌人空军目标实施打击。
很快,大家的意见就统一了,认为第二个方向是务实的。
首先,技术上限制了歼-6忠诚僚机的近距离空战能力,其次,歼-6忠诚僚机没有隐身能力,如果以近距离空战为目标,它的存在会削弱歼-20的隐身能力。
这样做得不偿失。
将歼-6忠诚僚机作为“驮马”来使用是最为恰当的。
李干在空白纸上一边画一边说,“这样的话,歼-6忠诚僚机就不单单能用在超视距空战中了,挂载了对地弹药后,它能够赋予歼-20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。”
让歼-20挂载对地弹药实施对地攻击,那是暴殄天物,因为一旦这么做,歼-20引以为傲的隐身性能就被彻底破坏了。
歼-20的内部弹仓只能挂载空空导弹,而且对空空导弹的尺寸是有严格要求的。
对地攻击弹药的尺寸通常很大,歼-20要使用这一类弹药,只能挂在外部挂架上。
如此一来,歼-20就毫无隐身性能可言了。
在空军对现役战机的战术定位中,侧重对地攻击的其实是歼-11B,无他,这货载弹量最大、航程最远,机载雷达探测距离第二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