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商斗策略,初见千机
三月十五前后,地气已经达到了适宜温度,许多地方都开始了第一轮养蚕。
东桑西桑二村虽然以养蚕为主,但养蚕手法仍旧比较落后,当周栏将金蟾使者传授的养蚕手册应用乃至传播之后,许多蚕农皆是开了眼界。
早在二十余日前,百姓们便在山野间寻找蚕种,有的直接放养在桑树林里,有的则是筛选了放在蚕室里精养。
如今,经过蚕种孵化成蛾杂交产卵,以天露法浴种留取好种……周栏一家已经获得了一批好蚕苗。
“十体、三光、八宜、三稀、五广……对影响蚕生长的声音、气味、光线、颜色及不卫生因素等都要禁忌!”
刚开始养蚕时工作量不大,周栏留下妻子照料蚕苗后,便与同村的蚕农们传授起了金蟾使者的养蚕手册,一点点的传播苏季的财神信仰。
转眼,便过去了七八日时间,蚕苗也到了二龄蚕阶段,需要的桑叶也越来越多,张氏便主动前来帮忙。
事实上,早在张氏成为日游灵兵时,她就很少再织布缝补。
张氏每天除了补觉,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陪伴女儿张小莲身上,每天也有多余的时间为金蟾炖上一锅灵膳……
如今,城里的来福酒楼生意兴隆,有了冰库之后,对其它酒楼食肆更是一种跨时代的碾压,不仅能让食物保存更久,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冰镇甜点。
张氏在东桑村里帮不上城里酒楼的忙,在家没事干也闲得慌,便去蚕室帮帮忙,至少能活动一下筋骨。
渐渐地,张氏知道了许多养蚕禁忌,也知道了东桑西桑村的局势。
吴家走尸案过后,吴家商队便受到了很大的打击,目前只与上游的山寨进行交易赚取差价。
如今,眼看二十多天后就要有第一批蚕丝成品出现,吴家便主动提出合作事宜,想要与周家一起做蚕丝生意。
吴家拥有商队的经验,在城里也有一些关系,周家则是有许多养蚕大户,双方合作有利无害。
此时的吴家死的死入狱的入狱,倒也不是不能合作,但苏季的目光更加远大。
于是乎,东桑西桑两村准备合作成立一个中型的东西商队,不仅要做蚕丝生意,还包含了吴家的山寨生意。
最重要的是,最近城里的来福酒楼虽然蒸蒸日上,却在采购方面多次受到阻碍,若非周文回村收购了一批精粮,酒楼都没有米面可用。
牛肉虽然有五百多斤,但最多只能再撑上个七八日,各色蔬菜能从市井里收购,但还是不够稳定……
东西商队,便成为了酒楼的最大保障。
山寨里面收购的野味与山珍直接送到酒楼,两村采集的野菜也顺便送去……
牛不能私自宰杀,却能从鸡、鸭、猪、羊上下手,目前一边收购各种家禽畜牧,一边规划养殖大事。
无论是桑树林间养鸡,还是南山野猪群借种养猪,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产业……东西商队,便成为了养殖的有力后盾。
于是乎,吴家、周家与李家,便成为了东西商队的三个支柱,并且都开始供奉起了金蟾使者,至于金蟾使者背后神秘莫测的财神爷,更是东西商队尤为敬畏的存在。
“听说,在金蟾使者的帮助下,城东任家商会不仅与来福酒楼达成了水产供给交易,还准备派人将一批鱼苗送到东桑西桑村,今后我们也有自己的鱼塘了!”
小河之中有些鱼虾,却都不够东桑西桑两村之人吃的,更别说供给来福酒楼,也只有金丰县的水产巨头城东任家,才能供给来福酒楼最好最全面的水产。
至于所谓的鱼苗,更是任家用小福地的特殊环境培育而出,不仅成活率非常高,长成后肉质也非常好。
“城东任家的鱼苗?听说他们可是将鱼苗看的很紧,前年有人去偷鱼苗,还被挂在树上晾了半天,直到官差去了才获救……
“金蟾使者果然神通广大,竟然能让城东任家主动送来鱼苗,并传授养鱼的注意事项!”
金丰县城内最大的商业巨头是以钱家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,城外最大的商业大鳄就是拥有小福地毗邻七里湖的任家。
至于千变镇,先是受到了大珍府直辖,随后又是独门生意,早已超过了民商的范畴。
即使如此,还是有不少行业将千变镇当成了圣地,西桑村的李家合便是前往千变镇学习木工机关去了。
东西桑会如此大的动作,自然被许多明眼人看在了眼中,顿时便有不断的议论声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