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常春山的协助,士兵的伤口得到妥善处理,为减少感染,增加外用药的剂量。以防万一,他们还是做了防疫处理。邱远志也没有闲着,利用军中现有的药材,有吩咐人运来蜂蜡和茶油制作了消炎膏,消炎膏混了研细的冰片后摊在油纸上,贴于伤者患处。
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快见效,不到一个月,士兵死亡率减少了三分之二,士兵伤口愈合的速度也比原来快了许多。即使是受了伤的士兵,也很快能返回战场。
有了兵源的保证,各路兵马很快恢复了攻击速度,到十月末,北狄方已有明显败势。
又是沙石弥漫的季节,若是不能在雪落下之前全面击溃敌人,他们就又要面临风雪困境。雪夜中找不到方向和行动受阻,哪一个更头疼李梦令不清楚,她只知道若是这个冬天没有将这群人彻底打败,敌人便会得到喘息,这仗又要打一年。此时大启同时和北狄与南越一起打仗,大启的百姓的粮仓还能撑多久?大启的兵源还能撑多久?都是未知数。
带了防风沙面罩的面具很快派发到大家手里,数量有限,只能紧着上前线的兄弟们,下了前线需要重新将面罩放进框子里供下一批上前线的兄弟使用。
“你故意的吧?”一个人突然将另一个正在放面罩的人推开,那人拿着面罩还没来得及放进框里,连人带面罩都摔在地上。
“你干嘛欺负人啊!”“对啊,就是看人家好欺负,柿子专挑软的捏有意思吗?”
“你看看这个人,每次他都最晚将面罩放回来,每次都把面罩撕烂了,这让别人怎么用?”那人不服气,开始控诉。
“阿松是新来的,每次都要打扫战场当然会到最后才回来,而且这面罩上的纱本来就不结实,战场上谁还顾得上那么多?”
“那怎么别人的都没像他的那么烂,就他特殊?”
一来一回,一群人吵作一团,李梦令和狄云正在说事情正巧就撞见这一幕。
“怎么回事?把他们拉开。”李梦令冲这边吼了一嗓子,这些人听到她的声音,很快安静下来。
李梦令走过去,看他们一个个站成一组一组的,显然各有各的小团体。
“阿松,你先说,怎么回事儿?”李梦令挑了胆子小的说话,有几个人恶狠狠地盯着他,像是要吃人。
“看什么看,心里不服气先去外面跑一圈再过来回话。”这几个人被李梦令呵斥后才不甘心地低下头,李梦令看向阿松,示意他继续。
“是,阿良,他说我每次都最后将面罩放回去,耽误他们用了!还说,还说我每次都把面罩弄破给他用,他不高兴推了我一下,其他人帮我解释了几句,大家就吵起来了!”这个叫阿松地少年,越说越害怕,都快都成筛子了!
“出息,战场都上了,说两句话至于害怕成这样?”李梦令被他逗笑。
“将军,我不是故意的,我是新来的,要打扫战场所以才晚了,那面纱破了是因为用着用着就看不见了,我只能扯开才能看见敌人在哪?”阿松被她那声笑壮了壮胆子,接着说道。
面纱在没有风沙地环境里,看远处并不困难,但是随着风沙不断附着在上面,可见度就会越来越差。战场上使用地时间越久,越难使用,这一点她也发现了,刚刚正在跟狄云说这件事。尽管已经交代大家面纱坏了就找工匠们补一补,但时间紧迫,总有来不及换的时候。
“你们呢?你们换一次面纱能用多久?”李梦令转身问其他人。
他们彼此间看了看,一个人站出来说:“好的时候能用一整天,不好的时候,一两个时辰就彻底看不清了!”
“为什么撕掉后没换上新的?”李梦令对着阿松说。
“没,没时间,我收拾完战场回来,他们就已经开始拿面罩了!”阿松说着,声音越来越小,也不敢看李梦令。
“行,这事儿根不在你这儿,但你把面罩撕了,别人拿到也没用,罚你给大家缝面罩吧!”李梦令交代完准备离开,这事儿得想办法解决才行。
“将军,怎么缝?我不会?”阿松叫住她。
“不会?不会就学啊,找工匠们学去!”这句话说完,周围的人开始哄笑,李梦令扫了一眼,问:“笑什么?”
“将军,这缝缝补补都是女人家的活计,有几个男的会啊!”“就是啊,还不如罚阿松跑几圈算了!”
“工匠们也是女人吗?他们怎么会?就你们是男人?”李梦令看了看远处刚进去又从营帐中出来盯着她看的狄云,指了指眼前几个人:“回头再找你们!阿松,你去找工匠们学,学会了教他们几个。”
李梦令朝狄云跑过来,听到对方问:“你现在可以啊,把你送到县衙能直接给人升堂了!”
李梦令笑骂一声跟他说正事儿:“他们刚跟我说,这面纱快了一两个时辰就看不清了!怎么办?得想办法解决。”
“还是我刚说的,速战速决最省事儿,这样的破天气,我就不信北狄军能比我们好到哪里去?想办法让每次战役都保证在两个时辰之内。”狄云还是刚刚两人讨论时的意见。
虽说是一样的天气,可风沙大多时候是自北向南刮,他们迎风而上,说什么都比北狄更艰难。更遑论他们自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早已习惯,而大启这边一批一批新兵蛋子往上换着,有几个能习惯?光是军医那边敷眼睛的药草都消耗得吓人。战事缩短在两个时辰之内?他们光来回路上都要消耗掉一半。
“狄大哥,你会缝补衣服吗?就好比那个面罩上得面纱,你能缝上去吗?”李梦令突然问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