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直让人大跌眼镜。
差点都以为弄错人了。
坐正中间,一个面色挺严肃的面试官,姜雪怡听别人喊她谢主任。
谢主任突然开口:“你为什么想进妇联,明明你的孩子还在哺乳期,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。”
姜雪怡顿了一下,笑道:“正是因为我的孩子在哺乳期,我才知道女人在这段日子有多艰难。”
她半真半假地道:“前阵子涨奶发烧,想请半天假去医院,却被我婆婆念叨‘女人家哪那么金贵’。”
这是套用了刘璐的经历,她生赵小蕊的时候,总是被孔红芳这样说。
姜雪怡接着道:“抱着孩子整夜整夜熬的时候,我才明白好多女人不是不想出门做事,是被喂奶、换尿布、家人的不理解捆在了炕头上。”
“我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就在想,要是能让更多的像我一样的女人,既能安心带娃,又能挺直腰杆说话,该多好。咱们妇联不就是干这个的吗?帮咱们争取该有的权利,教咱们拿得起针线也握得住笔,让哺乳期的妈妈能踏实歇脚,让带娃的女人也能有自己的念想……”
说到妇联的时候,姜雪怡特意用了‘咱们’两个字,增加认同感。
果然,她一说完,两个面试官连连点头。
谢主任也点了点头,在纸上勾了几笔。
面试官们又问了几个问题,姜雪怡一一流畅地应答了。
看她们的反应,应该答的还不错。
面试官又道:“好了,最后两个问题。”
姜雪怡:“您请问。”
面试官:“第一个问题,如果我们妇联要组织一场妇女技能培训活动,报名人数远低于预期,你会怎么解决?”
姜雪怡认真地想了想,道:“我会先通过走访、问卷了解大家不报名的原因,是时间不合适、内容不感兴趣,还是存在误解。如果是时间问题,我会协调多个时间段,方便不同人群参与;若内容不合需求,就结合当地妇女的实际情况,增加如手工编织,糊火柴盒等实用课程。此外,我还会邀请之前受益的妇女分享经验,用真实案例吸引大家,并通过家属院广播、张贴海报等方式加强宣传。”
回答的相当实用了,坐右边负责记录的面试官,奋笔疾书,恨不得将姜雪怡的回答都记录下来。
“其他的我都懂,这个问卷,是什么意思?”
姜雪怡愣了一下,这个在后世人人都知道的概念,在这会竟然还不普及。
她解释道:“就是将一些问题记录在纸上,发放给对应的人群,请他们进行作答,用以收集信息和资料。”
想到这年头识字率不高,姜雪怡补充了一句:“也可以采取口头问询的方式替代问卷。”
谢主任挑了挑眉道:“你这个问卷……倒有点意思。”
她道:“好了,最后一个问题,你认为妇联工作者最需要具备的三个品质是什么?”
来了来了。
姜雪怡精神一振:“首先是同理心,只有真正站在妇女的角度,理解她们的困境与需求,才能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;其次是责任心,妇女权益无小事,每一个诉求都要认真对待,全力解决;最后是沟通能力,面对不同性格、背景的妇女,要用合适的方式与她们交流,建立信任,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。”
“好!”面试官带头起来鼓掌,“说得好!”
姜雪怡谦虚地点了点头:“谢谢。”
面试官将她送出了门,还挺高兴地在门口跟她握了握手。
陶婉听见房间内传来鼓掌声,就已经觉得大事不妙了,现在看到面试官跟姜雪怡握手,目光都快把姜雪怡戳成筛子了。
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
无论是早上的笔试,还是下午的面试。
姜雪怡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力的极致,问心无愧。
她拧开军用水壶,慢悠悠的喝起了水来。
这副悠哉游哉的样子,倒是让旁边准备面试的其他考生更紧张了。
下午五点钟,所有的人都面试完了。
三个面试官当场宣布,被录用的人是姜雪怡。
这话一出,陶婉顿时炸了,指着姜雪怡道:“为什么是她啊,就因为她长得好看吗?”
陶婉自觉面试的时候回答的也不错啊,怎么会输给了姜雪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