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本想抽出第二本厚厚的典籍,却发现在第一本和第二本之间夹了个小册子,既无书脊,也无封皮,仿佛散落的残帙。
李萦舟略有些好奇,轻轻将那小册子抽了出来,只见几片古旧的书页被细细绳子固定在一起,不至于四散零落。
这应当是本讲剑法的书,但图示却不似其他书那般简单形象,反而格外难以捉摸——在小人举剑、挥剑的姿势旁,还画了一张张抽象的图。
发软的书页上,绘着一团张牙舞爪的纹样,旁边从上至下写着,第二式:驭火驾焰一去剑。
随后便是密密麻麻的小字,讲述如何使出这套剑法。
“驭火驾焰一去剑?”李萦舟喃喃出声。她这下可以确认那团纹样绘的是火焰,或许这是一本自己能用的秘籍,只可惜不全。
出于谨慎考虑,李萦舟并没按照残页上的剑法调动灵力,毕竟只有第二式,没有开头,她若是中途照着练习,万一走火入魔可如何是好?
李萦舟顺着往下寻,这次她格外留意残页一般的小册,万一能拼成一套完整的剑法呢?
接下来的四个时辰里,她加快速度,又往下寻了接近四层,皇天不负有心人,终于找到了第一式和第三式的册子。
只可惜,仍然是没有封面,此秘籍源自何门何派、叫什么剑法均不得而知。李萦舟将这几页都拼好,从头看起。
第一式叫感情焚恨识我剑,第二式叫驭火驾焰一去剑,第三式叫张弛一念疾走剑。
这三式均有些拗口,李萦舟将书页旁边密密麻麻的小字读来,却发现这三式剑如其名。
第一式“感情焚恨识我”,要求用剑者通过感到浓烈的感情、或者刻骨的仇恨将剑意激发。
风水灵根主变化、冰灵根主无情、金灵根主肃杀、雷灵根主审判,这些属性都非常容易与剑意相通,古往今来名动天下的剑修,往往也是这几种灵根。
这残缺剑法的第一式,则是叫火灵根修士起势,将火灵根独特的属性与剑意相通,调动起内府的灵力完全为火灵根的剑意所用。
李萦舟惊觉这一套剑法的高屋建瓴之处,大多剑法典籍都从剑招起步,教会读者剑形就不错了。
而这套剑法上来直逼剑意,剑形、剑意、剑心,这三种境界层层递进,往往是元婴期、甚至化神期大拿才能道剑心的层次。
这套剑法如此傲然,李萦舟一瞬间也被书页上的火焰纹样感染了一般,心潮澎湃。她深呼吸一口,静了片刻,继续看第二式和第三式。
第二式“驭火驾焰一去剑”,要求在激发剑意的基础上,控制内府之火炼化至纯的灵力,贯入佩剑中,以图能获得更大的威力,同时还不至于玩火自焚。
第二式将火的威势与剑的精准结合起来,然后一去不回,小人的剑招动作虽然简单,有大巧不工之感,但气势凛然,有长虹贯日之勇。
第二式旁,批准一行小字:“练好此剑,可越级半境界。”
也就是说,一个金丹初期的修士,如果练好“驭火驾焰”,就能单挑金丹中期的修士。李萦舟挑了挑眉,暂且持保留意见。
第三式“张弛一念疾走剑”,这一招剑风一变,讲的是如何诈敌人一手,趁机逃跑。李萦舟抽了抽嘴角,心道怎么上一式还那般勇猛,这一式就教如何逃跑了?
此时光线暗了下来,藏书阁四处均挂着莲花灯,注入灵力即可点燃,瓣瓣透亮。
李萦舟想了想,将拼好的残页收入乾坤囊,她没点燃莲花灯,而是打算回自己的阁楼中细细研读,顺便还能实践一下。
李萦舟出了藏书阁,便背上了断雨,驭着雷心飞向阁楼。
虽然凤玉声将断雨交给她,供她随意驱使,但她还是更爱自己的佩剑,站在雷心上,骋目远眺,凌空纵风,格外畅意!
待回了阁中,李萦舟便再不出门,醉心于这一门剑法,按照图示拆解、模仿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剑招。
每当感觉自己掌握了一部分,就跳入霜寒镜中,找那冰原兽较量一番,真刀实枪地磨练自己。
就这样过了几日,直到云梦泽继位宴的前一日,李萦舟浑身浴血地从霜寒镜中爬出来,气喘吁吁。每一次从镜中出来,外界好像并无变化,可她知道自己在冰川中搏杀了多久。
终于,她熟练了第一式“感情焚恨识我”的剑招,摸到了剑意的门槛。
看着掌心愈发厚的剑茧,李萦舟仰躺在地板上,畅快地笑了起来。
这时,外面突然有人叩门,或许是江风吹散了几分,叩声轻轻。李萦舟顿了顿,爬起来换下血衣,整理了下头发,便打开了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