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接通,画面里出现格温的脸,背景已是打包中的公寓,纸箱堆叠如山。
“我买了单程票。”她说,语气平静却坚定,“下周三到鹈鹕镇车站。你不用来接我,我自己能找到路。”
“你会住哪儿?”罗宾问。
“你说呢?”格温笑了,“当然是你教我的地方??靠双手吃饭,靠真心活着。我已经联系了林业局,申请了一块公益用地,准备建一所乡村设计学校。教孩子们画图、建模、用可持续材料造房子。第一批学生,全是镇上的留守儿童。”
罗宾眼眶微微发热:“你疯了。”
“也许吧。”格温望向窗外,“但比起在会议室里讨好投资人,我宁愿在泥地里摔跤十次。至少摔倒了,还能闻到草香。”
挂断电话后,罗宾走进工作室,取出一张泛黄的设计图。那是她多年前画的“理想社区”蓝图:环形布局,中央是公共花园,四周分布住宅、学校、医疗站、工坊与农场。所有建筑采用再生木材与太阳能系统,道路以碎石铺就,便于雨水渗透。每户人家都有菜园,每个孩子都能步行上学。
她一直以为这只是梦。
但现在,她拿起笔,在图纸右下角郑重签下三个名字:**罗宾?哈珀,格温?莱斯特,林克?卡森**。
然后写下日期:**星露谷纪元,春之始日**。
当晚,她梦见自己站在一棵巨树之下。树干粗壮如山,枝叶遮天蔽日,根系深入地心,脉络连接四方。树身上刻着无数名字??塞巴斯蒂安、玛鲁、皮埃尔、刘易斯、玛妮、德米特里厄斯一家、矮人兄弟、艾米丽、山姆、阿比盖尔……还有格温、林克,以及许许多多她帮助过、也被她感动过的普通人。
一道声音在梦中响起:
>“你问过世界树是否存在。
>现在你看,它从未生长在神话里。
>它长在每一次伸手相助的瞬间,
>长在每一寸被汗水浸润的土地,
>长在每一个选择善良而非利益的决定之中。
>你不是它的守护者。
>你本身就是它的根须之一。”
她醒来时,天刚蒙蒙亮。晨露未?,鸟鸣初起。
她推开房门,走向后院。那株橡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嫩叶舒展,迎向朝阳。
她蹲下身,轻轻抚过泥土,低语道:“今天开始,我们要忙起来了。”
远处,一辆长途巴士正缓缓驶入鹈鹕镇车站。车门打开,一个穿着工装裤、背着工具包的身影走了下来。她抬头看了看牌子,深吸一口气,嘴角扬起。
“星露谷,我回来了。”
与此同时,在太平洋彼岸的某个摄影棚内,一位经纪人愤怒地摔碎了手机:“林克?卡森正式注销所有社交媒体账号,拒绝一切代言邀约。”
办公室陷入死寂。
而在另一端,一片广袤的田野上,一名男子脱下外套铺在地上,开始清理杂草。他额头沁汗,手指磨破,却笑得像个少年。
他知道,这不是退场。
这是归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