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> 第六百一十四章 要变天了(第2页)

第六百一十四章 要变天了(第2页)

“但我也没有退路。因为我知道,如果我倒下了,你们当中至少三千人又要失业,五千个家庭将失去主要收入来源。所以我不能软弱,也不敢犹豫。”

他顿了顿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,举起来给大家看。

“这是我父亲三十年前在这家厂当技术员时拍的。那时候,中国连一块合格的太阳能板都造不出来,靠进口养活整个产业。他常说一句话:‘什么时候咱们中国人不用看别人脸色发电,才算真正站起来了。’”

照片中,年轻的父亲站在一台老旧设备旁,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。

“今天,我们做到了28。7%的转换效率,全球第一。但这还不够。五年后,我们要做到35%;十年后,我们要让每一户农村屋顶都能装上便宜高效的光伏板,让牧民的孩子晚上能看书,让山区的医院不再停电。”

全场寂静无声,唯有风拂过旗帜的声音。

“至于那些说我垄断、勾结、卖国的人……”他语气陡然转冷,“我只说一句:欢迎监督,但请拿出证据。如果没有,那就闭嘴。我不怕你们骂,只怕你们麻木。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有敌人,而是连为自己辩护的人都没有。”

掌声如雷般响起,持续了整整五分钟。

当天下午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直播间》罕见插播特别报道,题为《一位实业家的自白》。节目完整播放了叶开演讲片段,并采访了多位一线员工及其家属。画面中,一位退休老技工握着儿子的新工牌,老泪纵横:“我干了一辈子没能赶上好时候,现在看他穿这身衣服上班,比我当年戴大红花还光荣。”

舆论风向悄然逆转。越来越多理性声音浮现:“比起键盘侠的指责,不如看看人家建了多少产线、创造了多少就业。”“技术创新本就该集中资源,难道要让一万家企业各自为战、重复建设吗?”

而就在第三天,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布新政:正式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列为“十四五”重点支持方向,并设立专项基金予以扶持。文件明确指出:“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。”

消息传来时,叶开正在实验室查看最新一批样品数据。听到助理激动地冲进来报喜,他只是点了点头,转身对身旁的研发主管说:“通知团队,立刻启动二期扩产规划。另外,联系中科院,我想把下一代‘叠层+柔性’电池的攻关会议提前到下个月。”

傍晚,他独自驱车来到郊外一片荒地。这里是《光启计划》二期选址,目前尚是一片空旷。他下车伫立良久,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,在最后一页写下:

“他们说我重生归来,要拯救世界。可事实上,是我被这个世界一次次救赎。是那些不肯低头的工人,是那些熬夜调试参数的工程师,是每一个相信‘还能更好’的普通人,教会我什么叫真正的力量。”

“我不是预言家,也不是救世主。我只是一个不愿认命的凡人,恰好站在了该站的位置。”

一阵风吹过,卷起沙尘掠过脚边。他抬起头,看见天边最后一抹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,如同熔金般炽烈。

突然,手机震动。是一条来自清华大学招生办的消息:

【叶开先生您好,您资助的“西部阳光助学工程”首批十名学生已于今日全部收到录取通知书,其中三人考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。孩子们托我们转达一句话:‘将来我们要造出让太阳都低头的电池。’】

叶开盯着屏幕,许久,终于笑出了声。

他拨通沈宏电话:“帮我安排一下,下周我去趟青海。有几个孩子,我想亲自送他们上火车。”

“哥,你现在可是大忙人,犯得着跑那么远?”

“正因为忙,才更要跑。”他说,“有些人的一生,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。我能拉一把,就不该袖手旁观。”

窗外,星河初现。城市灯火如星火燎原,照亮大地。

而在遥远的工业园区内,新的厂房正在拔地而起,机器轰鸣声穿透夜空,仿佛一首永不停歇的进行曲。

叶开知道,这场战役还远未结束。国际市场的反扑、技术瓶颈的突破、人才梯队的建设、乃至整个新能源生态的重塑,每一步都将充满荆棘。

但他已不再惧怕风雨。

因为他终于明白,所谓“重生”,并非时光倒流,而是心火不灭;不是预知结局,而是明知艰难仍选择前行。

只要还有人在等待黎明,他就必须成为那个守夜的人。

夜更深了,办公楼顶层的灯依旧亮着。监控摄像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画面:一个身影伏案疾书,墙上挂着一幅手绘蓝图,上面写着七个遒劲大字??

**光启?中国芯**

而在图纸右下角,有一行小字,无人注意:

“致未来的我:若你读到此处,请记得今晚的星空,以及那些曾为你点亮希望的眼睛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