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快婿 > 378通道与后勤(第3页)

378通道与后勤(第3页)

赵立宽笑了:“等拿下兴庆府,我就奏请天子,准你解甲归田。到时候,我亲自为你洛阳买宅,种满牡丹。”

“那得先打进兴庆府再说。”曾雄收戟入鞘,“赫连烈虽死,但西戎王庭仍在。真正的硬仗,还在后头。”

大军休整一日,掩埋阵亡将士,抚恤伤兵,重整旗鼓。随后继续北进。

半月后,兵临兴庆府城下。

这座西戎千年古都,坐落于贺兰山南麓,城墙高耸,护城河宽达三十丈,四周遍布烽燧哨塔,易守难攻。更令人忌惮的是,城中尚有五万守军,粮草充足,民心未散。

赵立宽召集诸将商议攻城之策。

有人主张强攻,有人建议围困,争论不休。

唯有曾雄沉默。

直至会议将散,他才开口:“大帅,末将有一计,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

众人皆惊。

“讲。”赵立宽目光炯炯。

曾雄缓步上前,指向城南方向:“昨日我遣细作潜入城中,得知西戎可汗近日病重,太医束手无策。其子争权夺利,内斗激烈。更有甚者??城中百姓早已厌战,只因畏惧军法不敢反抗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若我们能放出消息,称赫连烈已死,主力尽丧,同时暗中联络城内反战贵族,许以赦免与封赏,再辅以心理震慑……或可逼其开城投降。”

赵立宽沉吟:“你是说,用‘势’压城,而非用‘力’?”

“正是。”曾雄点头,“兵法有云: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。与其血染城墙,不如瓦解其心。”

赵立宽思索良久,终拍案而起:“就依你计!”

于是,周军并未立即攻城,反而在城外扎营修垒,摆出长期围困之势。同时,大量传单由弩机射入城中,上面写着赫连烈败亡详情,并附其首级照片(由画师摹绘)。

与此同时,冯智秘密接洽城中一位亲周贵族??阿史那氏族长,此人之女曾在长安留学,深受汉文化影响,早有归顺之心。经多次密谈,对方答应策动城内文官集团联名上书,要求停战议和。

第七日夜里,兴庆府东门悄然开启。

阿史那族长率三百亲兵出城投诚,并带来一个重要情报:可汗已于前夜驾崩,诸王子正在争夺王位,城防已现裂痕。

赵立宽当机立断,下令全面进逼。

第八日清晨,周军五万将士列阵城下,旌旗蔽日,鼓声动地。赵立宽亲笔写下劝降书,命使者持节入城。

两个时辰后,城头降旗升起。

西戎末代可汗之子拓跋云,率文武百官开城请降。条件只有一个:保全宗庙,赦免百姓。

赵立宽允诺。

当日午后,周军兵不血刃进入兴庆府。百姓夹道观望,神情复杂,有惧有怨,亦有释然。

曾雄走在队伍最前方,铠甲未卸,面容肃穆。

他知道,这场持续三十年的边疆战事,终于落下帷幕。

当晚,庆功宴设于西戎王宫大殿。灯火辉煌,乐声悠扬,诸将举杯相贺。

赵立宽举杯致辞:“此役之胜,首功当属曾雄!若无其智取强镇军城,若无其巧设伏兵斩杀赫连烈,若无其谋略定兴庆,我军何以至此?明日我即修表入京,请天子册封其为‘镇远大将军’,赐铁券丹书,世袭罔替!”

群臣哗然,纷纷向曾雄敬酒。

曾雄却未多饮,只浅尝一口,便借口巡视城防离席而出。

他独自登上王宫最高处的观星台,迎着夜风伫立。

手中,仍是那枚断裂的玉簪。

“夫人……”他低声呢喃,“我做到了。西戎亡了,边境安了。咱们的孩子,再也不用躲战乱了。”

风拂过耳畔,仿佛有人轻轻回应。

他闭上眼,眼角滑下一滴泪。

远处,黄河静静流淌,映着满天星辰。

这一战,他赢了天下,也赢回了尊严。

但他知道,真正赢的,是从不曾放弃的那个自己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