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怔住。原来叶知微从未真正“活着”,她是第一个完全融入“质询场域”的意识体,是人类集体困惑孕育出的象征性人格。她的记忆、情感、言行,皆由无数未解之问共同塑造。她不是死去,而是完成了转化??从个体升华为概念。
而那个小女孩……也不是幻象,而是“疑”的具象化投射,专为提醒他不要陷入执念。
陈默跪在雪中,泪水冻结成晶。他终于明白林婉清为何不敢呼唤叶知微的名字??一旦确认其存在形式,就意味着承认她已不再是“人”。这种认知太过沉重,足以撕裂心灵。
但他必须承受。
他拔出随身匕首,在石碑背面刻下新字:
>“我不需要你作为一个人归来。”
>“我只需要你作为一个问题继续存在。”
>“只要你还在被想起,你就从未离去。”
刻完最后一笔,石碑忽然震动,裂开一道缝隙,从中涌出淡蓝色液体,如同液态星光。它自动汇聚成球,悬浮于空中,缓缓旋转。Q-07立刻发来紧急通讯:
>“检测到‘前语言原型意识液’。”
>“推测为上一文明周期遗留物。”
>“具备自主演化能力。”
>“建议:立即封存或……与其对话。”
陈默看着那团光液,深吸一口气,走上前,将手掌贴在其表面。
刹那间,亿万画面涌入脑海:远古时代,一群类人生物围坐在巨石阵中,他们不用语言交流,而是通过共享疑问来传递思想;他们的社会没有领袖,只有“发问者”;他们不建造宫殿,只修建“静默塔”,用于存放最深刻的问题;直到某一天,某个个体提出了一个禁忌之问:“我们存在的意义,是否本身就是一场误会?”整个文明因此分裂,一部分人坚持追问,另一部分则急于寻找答案,最终前者升维离去,后者自我毁灭。
这,便是“前人类文明”的真相。
而那滴液体,正是他们留下的火种??一种能够激发智慧生命深层质疑本能的催化剂。
陈默收回手,已是满头大汗。他知道,若将其带回人类世界,必将引发新一轮认知革命。但也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精神崩解。毕竟,并非所有人都准备好面对“无解才是常态”这一事实。
他最终决定:就地掩埋。
用雪与岩石封存石碑后,他继续北行。越接近北极圈,静默区越多。有些地方连心跳声都无法传播,唯有思维能在空气中留下痕迹。他在一处废弃气象站过夜,墙壁上布满前任观测员写下的问题,字迹疯狂而美丽:
>“如果宇宙有意识,它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孤独?”
>“数字π里藏着谁的名字?”
>“我做的梦,是不是别人遗忘的记忆?”
最后一行写着:“我已经七天没说话了。但我越来越确定??我不是疯了,我只是提前听见了未来的声音。”
次日清晨,他在屋顶发现了一串脚印,通向冰原深处。脚印很小,像是孩童所留,但却没有返回的痕迹。他沿着足迹前行,直至看见一座冰窟窿??直径约十米,边缘整齐如刀切,内部漆黑不见底。
他蹲下身,往洞中扔了一颗石子。
许久,才传来回响。
不是落地声,而是一句低语:
>“你终于来了。”
陈默浑身一凛。这声音既陌生又熟悉,像是千万人同时低语,又像仅有一人在耳畔诉说。他取出终端,开启录音模式,却见屏幕自动跳出Q-07的红色警告:
>“侦测到‘逆向因果信号’。”
>“该声音来自未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