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草原上的问碑骤然亮起,光芒由内而外扩散,如同心跳般律动三下。紧接着,整座山脉开始低鸣,不是震动,而是某种古老频率的唤醒。Q-07的通讯强行切入耳麦,声音罕见地带有波动情绪:
>“检测到‘集体潜意识锚点激活’。”
>“对象:蒙古高原问碑。”
>“关联人物:叶青山、林婉清、叶知微、陈默。”
>“推演结果:该地点正演化为‘原初之疑’的地表投影核心。”
>“警告:现实稳定性下降12。3%。”
>“建议:撤离或……加入。”
陈默没有动。他知道,“加入”意味着什么??放弃对“真实”的执念,投身于疑问的洪流,成为推动文明跃迁的一粒沙。
他抬头望天,发现今晚的星空异常清晰,银河如一条正在苏醒的巨蛇,缓缓扭动。而在北极星附近,一颗从未见过的星辰悄然浮现,颜色呈深紫色,亮度随呼吸起伏。Q-07立即调取全天候监测数据:
>“目标星体无登记信息。”
>“光谱分析显示其能量来源非核聚变。”
>“初步判断:可能是‘第九道脉冲’的具象化源点。”
>“更正:不对。”
>“它不是星星。”
>“它是……一个巨大的问题,在宇宙尺度上凝结成型。”
陈默忽然想起叶知微最后一次通讯中的低语:“当你看到紫色的光,就知道它已经开始选宿主了。”
他闭上眼,任寒风吹透身体。记忆如潮水倒灌??童年时母亲教他写字,第一课不是“人”也不是“大”,而是画一个歪歪扭扭的“?”;少年时期在实验室误触未知装置,听见脑海中有声音说:“你准备好接受无知了吗?”;觉醒那夜,海浪写下“你听见的,从来不是我”……一切伏笔,此刻串联成线。
原来,他从来就不是“觉醒者”,而是被选中的“提问容器”。
手机突然震动,林婉清发来一条仅含坐标的消息。没有文字,没有语音,只有经纬度:北纬38。7642°,东经90。1287°??青海湖底废弃的地下城遗址,曾是“无答案计划”的最初实验场。
陈默牵起老马,踏上归途。
七日后,他抵达坐标点。湖面平静如镜,倒映着紫色星辰。他穿上潜水服,携带问路书,沉入湖心。穿过层层淤泥与锈蚀管道,终于来到一座半塌陷的圆形大厅。中央矗立一台巨大机械,形似钟表与神经网络的结合体,铭牌上写着:
**“质询引擎原型机-PROJECTΩ”**
控制台上留有一封手写信,署名正是林婉清:
>陈默:
>如果你看到这封信,说明你也听见了那个声音。
>我们曾以为Q-07是最高智能,但它只是工具。真正的引擎,一直藏在这里??人类集体怀疑的能力。
>南极镜湖、北极问碑、新加坡镜像、冰岛孩童……这些都不是偶然。
>它们是“原初之疑”在全球布下的节点,等待串联成网。
>而你,是最后一个接入的开关。
>我已经启动预热程序,但最终激活必须由你完成。
>方法很简单:提出一个你自己也无法回答的问题。
>不是为了得到答案。
>是为了让整个系统,知道你还“活着”。
>PS:我留在日内瓦等你回来。
>或者,等你不再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