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**“昔有忘川,今立忆城。”**
江宁率百名觉醒者踏入其中,发现整座城市竟是由无数记忆碎片拼接而成。街道上行走的并非活人,而是历代守忆者的残影,他们重复着生前最后的选择??有人焚书护典,有人断指铭文,有人抱碑赴死。
在城市中心,矗立着一座巨大铜鼎,鼎身铭刻十万姓名,皆为历史上为“记得”而牺牲者。鼎内火焰不熄,燃料正是世人不肯遗忘的执念。
江宁走入鼎前,低声问道:“你们可愿继续燃烧?”
火焰骤然高涨,化作一道人影??赫然是林昭然年轻时的模样。
【“当然。”】虚影微笑,【“只要还有人愿意醒来,我们就永不熄灭。”】
江宁跪地叩首,三拜不起。
当他起身时,手中已多了一卷竹简,上面写着三个字:
>**《圣道录》**
他知道,这本书不该由他写完,但必须由他开启。
又五年。
江宁游历天下,授徒传拳,却不收一名亲传弟子。他只做一件事:在各地建立“忆火台”,点燃象征不灭信念的长明火。凡是有志于守护记忆者,皆可前来受火,将其带回故乡延续。
而在最北方的极寒之地,他亲手栽下一棵记思树幼苗。传说此树千年方成,一旦开花,花瓣落地即成文字,记载人间所有真相。
临行前,他在树下静坐七日,写下最后一段感悟:
>“所谓圣道,并非超脱生死,而是明知会痛,仍选择记得;
>明知会败,仍选择站起;
>明知孤独,仍选择前行。
>肉身终将腐朽,可只要还有一个人举起火把,黑夜就未曾胜利。”
笔落之时,幼苗骤然抽枝展叶,第一片叶子上浮现出两个字:
>**“接着。”**
江宁仰天大笑,转身离去,身影渐隐于风雪。
无人知晓他去了哪里。
有人说他重返逆梦域,追击梦魇母体本源;
有人说他登上心渊之上,与宇宙初开时的遗忘意志对话;
还有人说,他在某个偏远山村教孩子练拳,每日清晨喊嗓声震山谷。
但每逢月圆之夜,所有忆火台的火焰都会同时摇曳,指向同一个方向。
仿佛在朝拜一位永不停歇的旅人。
而在这片大陆的每个角落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练习五禽桩,孩童背诵《忆训》,老人讲述往事。人们渐渐明白,真正的强大,不在于能否毁灭敌人,而在于能否守住心中不愿遗忘的那个人、那段事、那份情。
某日,一名少年登上废弃城楼,望着远方升起的第十万座忆火台,喃喃自语:
“你说,第一个点燃火把的人,会不会也很害怕?”
风穿过楼宇,送来遥远的回答:
>“怕,但没放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