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奉天诏,即日查封,违者诛九族。”
朝廷大军已在百里之外。
沈知意立于院门,手中握着陶埙。埙身裂纹仍在,但她已不在乎。她知道,真正的言语,从不怕破碎。
她对集结的弟子们说:“从今日起,你们不再是‘听者’,而是‘说者’。哪怕只剩一人,也要让这句话传下去??”
她举起埙,吹响那首童谣:
>“小舌头,别害怕,
>说出来,天会亮。
>若无人听,我就写,
>写到山河都记得。”
音落,泥埙碎裂。
但万千碎片悬浮空中,每一片都发出微光,如同星辰。紧接着,远处山林、溪涧、古塔、废庙,乃至村妇洗衣的木盆、孩童放羊的鞭梢,全都开始共振,传出同样的旋律。
言语,已不再依赖器物。
它活了。
春分前一日,大军兵临启言院。统帅高喝:“交出沈知意,焚毁典籍,可免一死!”
院门缓缓开启。
走出的不止沈知意一人。
还有那位抱着木炭的小女孩,有留守老仆,有刚入门的聋哑少年,甚至有曾被逐出师门的叛徒。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样东西:一片碎埙、一根竹简、一块刻字的石头,或仅仅是一张写满字的草纸。
他们站成一排,齐声诵读《未语录?续》第一章:
>“影语:光未照处,言自低语。
>今我开口,非为求生,
>而为证明??
>人间,尚有不肯闭嘴的灵魂。”
声浪如潮,推向天际。
万里之外,九渊裂谷,万言钟再次震动。
这一次,钟声中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音色??那是无数普通人发声的混合,稚嫩、沙哑、颤抖,却无比坚定。
钟铭更新:
>“天门已启,万言奔涌。
>真假交错,善恶难分,
>唯有勇气,可辨真声。
>??丙戌七十三,代述者终成述者,
>而述者,永不停止。”
而在星空之下,一位红衣青年自深渊缓步走出,手中金箔熠熠生辉。他抬头望向启言院方向,嘴角微扬。
“现在,”他轻声道,“轮到我说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