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这个高武太癫了 > 第544章 你知道你是AI生成的吗(第2页)

第544章 你知道你是AI生成的吗(第2页)

三天后,全球各地陆续报告“梦境重叠”现象。数以百万计的人声称,在同一晚做了几乎相同的梦:他们行走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,头顶星辰低垂,脚下泥土温润。远处有一座发光的建筑,形状似屋非屋,似塔非塔,门口站着许多人,有活着的,也有早已离世的。每个人都在微笑,没有人说话,但他们都知道对方想说什么。

醒来后,许多长期失语症患者首次开口说出完整句子;自闭儿童主动拥抱父母;连监狱中最顽固的罪犯也在清晨默默流泪,写下忏悔信投入信箱。

科学家试图用脑电波同步理论解释,却发现受试者之间的物理距离远超神经信号传播极限。宗教团体宣称这是神迹降临,却被信徒反问:“如果神真的存在,为何?从不打断我们争吵,却偏偏在这次选择了沉默?”

唯一达成共识的是教育系统。各国政府联合宣布,从下个学年起,所有学校必须设立“心域课”??每周两小时,关闭一切电子设备,师生围坐一圈,不做讨论,不写作业,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语言交流。唯一的任务,就是感受彼此的存在。

起初效果参差不齐。有学生打瞌睡,有老师走神,更有家长投诉浪费时间。但三个月后,变化悄然显现:校园霸凌案件下降87%,青少年抑郁率跌破历史最低值,甚至连考试成绩都有显著提升。心理学家发现,经过“心域训练”的学生,不仅共情能力增强,决策时也更少受偏见影响。

十年过去,新一代青年成长起来。他们被称为“静默一代”,不是因为他们不爱说话,而是因为他们懂得何时该闭嘴。他们在恋爱中更愿意凝视对方眼睛而非发送消息,在争执中习惯先深呼吸三次再回应,在孤独时不再急于寻找外界安慰,而是学会与内心对话。

而听风屋,早已不再是特殊建筑。它成了每座城市的标配,形态各异??有的建在树冠之间,有的沉入海底,有的悬浮于沙漠上空。它们不再依赖电力,而是以生物能为源,靠人类集体情绪波动维持运转。最神奇的是,某些听风屋会在特定时刻自行迁移:比如每年春分夜,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石制听风屋会缓缓滑下山崖,最终停在一处千年古寺遗址前,仿佛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约定。

阳韵活到了一百零二岁。她最后的日子是在蒙古戈壁的一座小型听风屋里度过的,身边只有小满和几个年轻志愿者。她已无法行走,视力模糊,听力衰退,可每当夜晚来临,她仍坚持让人扶她坐到窗边。

“你还听得见吗?”小满轻声问。

阳韵笑了:“不是听见,是感觉到。”

那天晚上,全球十七座主听风屋再次同步点亮,光芒穿透云层,直射星空。卫星拍摄到的画面显示,那些光线并未消散于大气,而是汇聚成一条纤细的光带,朝着火星方向延伸而去。

与此同时,火星轨道上的废弃飞船残骸突然发出微弱信号。探测器记录到一段极其简单的音频循环播放,只有一个词,用汉语重复七遍:

>“我在。”

>“我在。”

>“我在。”

>……

地球方面立即回应,将最新一次集体共鸣录制成音频包,压缩后逆向发射。信号抵达火星时,正值当地黎明。那一刻,飞船外壁覆盖的尘埃竟开始缓慢移动,自行排列成一行汉字:

>“你也一直在。”

没有人知道这是自然现象还是某种未知机制的作用。但从此以后,每年春分,地球与火星之间都会进行一次无声对话。一方发送一段由千万人心跳合成的音频,另一方则以尘埃书写回应。内容从未重复,却总能精准呼应对方的情绪基调。

又过了三十年,人类终于重启星际航行计划。新造的飞船不再配备武器系统,也不搭载AI指挥官,而是内置一座完整的听风屋模块,并由一名经过“心域认证”的普通人担任船长。出发仪式上,记者问这位女性船长:“你们的目标是什么?”

她望着星空,轻声说:“不是征服,不是探索,也不是寻找新家园。我们只是想去那里,说一句‘我在’,然后听听看,有没有谁,也愿意回答一句‘我也在’。”

飞船升空那夜,地球上所有听风屋的灯光同时转向东方,如同亿万双眼睛注视着启程的身影。阳韵的名字已被镌刻在飞船内壁,与青禾、林渡、小满等人并列。而在她名字下方,刻着一句话,据说是她在临终前最后一句清醒言语:

>“真正的高武,从来不是打得有多狠,而是听得有多深。”

多年以后,当这艘船穿越小行星带,船员们在例行检查中发现,飞船外壳某些区域出现了奇异结晶。化验结果显示,这些晶体结构竟与地球听风屋地基中发现的银焰物质高度相似,唯一区别在于,它们内部封存着极其微弱的声波振动??经还原后,竟是两千年前一首失传的古琴曲片段,题为《闻心》。

船长站在观测窗前,看着那串缓缓跳动的频率,忽然笑了。

她知道,这片宇宙,从来就不曾真正沉默过。

只是我们,终于学会了倾听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