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乡仰面而泣,嘴角却扬起笑意:“你终于肯说话了……”
自那以后,民间开始流传一个新的传说:每当世间有人真心点燃火焰??无论是灶膛中的炊烟,还是战前的烽火,抑或是孩子手中摇曳的灯笼??夜空中总会闪过一丝极淡的蓝光,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。
但那些相信的人说,那是他在回应。
又过了三十年。
望乡已白发苍苍,步履蹒跚。她依旧每晚登顶焚宫,看星星,说话,浇水,种花。孩子们称她为“守火婆婆”,常围着她听故事。
“婆婆,真的有归墟吗?”
“有。”她点头,“在最北边的黑海上,有一根看不见的柱子,撑起了生与死的边界。”
“那上面有人吗?”
她望着天空,轻声道:“有一个傻瓜,替我们守着门。”
“他会回来吗?”
她沉默良久,然后笑了:“也许不会用原来的样子……但只要还有人记得火焰的意义,他就一直都在。”
那一夜,她梦见了年轻时的自己,和言江并肩走在息壤绿洲的小路上。夕阳西下,青冥花开满原野,风吹过耳畔,带来熟悉的低语:
“别怕,我在。”
醒来时,窗外晨曦初露。她艰难起身,推开木窗,准备照例给花浇水。
却见院中石阶上,静静躺着一朵从未见过的青冥花??花瓣比寻常更厚,色泽更深,中心一点蓝芒微微闪烁,宛如一颗微型星辰。
她弯腰拾起,贴在胸口。
那一刻,九根圣柱同时轻颤,仿佛感应到了某种超越时空的共鸣。
而在归墟深处,那道伫立了三十余年的身影,忽然微微侧首,望向远方。
他的火焰,似乎brighter了一瞬。
火,仍在燃烧。
不是因为规则,不是因为使命,而是因为??
有人不愿遗忘,有人仍在等待,有人继续传递。
许多年后,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青冥花海中奔跑,听长辈讲述那段关于九火、十柱与一人赴死的故事时,总会有人仰头问:
“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,他都能看到吗?”
答案总是坚定的:
“能。因为他不是死了,而是变成了光本身。”
而在那无人抵达的归墟海渊,第十圣柱静静矗立,基座上的第十个凹槽中,九瓣火印虽残缺一半,却始终散发着不灭的温度。海水依旧如镜,映不出天光,却能在某些特定的夜晚,倒映出人间万家灯火,一一闪烁,如同群星落入凡尘。
风起了。
一朵青冥花随波荡漾,轻轻撞上石柱。
随即,一圈涟漪扩散开来,打破死寂。
仿佛在说:
我还在这里。
我一直都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