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大秦镇天司 > 第866章 卑鄙的人族(第1页)

第866章 卑鄙的人族(第1页)

雍天皇城,军机处。

巨大的光影沙盘上,代表裂风卫城的暗金色光点骤然剧烈闪烁,西北角区域瞬间被代表污秽入侵的浓重墨紫色覆盖!

刺耳的警报蜂鸣撕裂了死寂!

兵部尚书周昌身体猛地一晃,脸色。。。

暴雨倾盆,夜如墨染。观言台上的血迹尚未干涸,雨水便已将其冲成淡红的溪流,蜿蜒而下,渗入长安城古老的砖石缝隙。阿阮跪坐在钟楼最高处,双手合十,额头轻抵冰冷的铜钟。她喉间空荡,再无一丝声息,唯有心跳在寂静中如鼓点般清晰??那是她余生唯一的语言。

苏篱抱着陶笛,守在台下七日不曾离去。她以手为笔,以地为纸,一遍遍拼写:“你听见了吗?钟声传到了岭南,有个被囚十年的老秀才听后痛哭三天,终于写下平生所见贪官勾结盐商、害死百名挑夫的供状。”

“江南水乡,一位寡妇在钟声响起时猛然惊醒,她说梦里看见亡夫站在河对岸喊她名字,而那声音竟与回音钟的频率一模一样。”

“敦煌守塔人来信,说冰窟深处穆玄冥的幻影微微颔首,随即消散……像是放下了什么。”

阿阮静静听着,目光温柔。她抬起手,在空中缓缓划出一道弧线:**继续。**

于是,这钟声不再只是象征,它成了活物,成了律动的魂魄。太史局奉太子之命设立“钟语司”,专司记录钟声引发的异象与民情波动。他们发现,每当钟鸣三响后的第七个时辰,全国范围内总会有至少一人突然开口说出埋藏多年的秘密??有的是悔恨,有的是控诉,有的则是迟来的告白。这些话语被迅速采录,汇编成《钟闻录》,与《民声纪要》并列国档。

然而,北方的寒意并未退去。

听寂峰方向,雪线持续南移,原本只在深冬封山的险道,如今六月亦可见皑皑积雪覆盖荒村。更有牧民逃至边境城镇,称夜里常闻天际传来低吟,非人非兽,似万千灵魂齐唱一首无人能懂的哀歌。凡听过此声者,次日皆神情恍惚,口中喃喃重复同一句话:“**真言即罪,发声者死。**”

老医官带人前去查探,在一座废弃驿站中发现了诡异现场:墙壁上布满抓痕,地面散落着断裂的舌骨,十几具尸体围坐一圈,嘴角均凝固着笑意,手中却紧握竹简,上面写着各种忏悔与自白??仿佛是在极度恐惧中仍被迫说出真相,直至精神崩解。

“这不是瘟疫。”老医官声音沙哑,“这是‘寂音之道’的逆修之法??以万人恐惧为食,借钟声共振反向侵蚀人心。对方……在试图污染回音钟的精神共鸣场。”

阿阮得知后,连夜召集群贤于言堂密议。她取出那支裂痕未愈的陶笛,置于案上,又将玉匣中的冰晶取出,轻轻贴于笛身裂缝处。刹那间,银丝微光流转,笛内竟传出极细微的回应之声,如同远古对话的残响。

一名年迈乐师颤声道:“此乃‘双生律’现象。回音钟与某件同源器物形成了跨域共振。若不切断联系,终有一日,钟声将不再是唤醒良知的号角,而是催眠万民的魔音。”

众人沉默。谁也不愿相信,那曾守护苍梧岭十年的穆玄冥,其遗留之力竟可能成为敌手武器。

但阿阮摇头,用手势示意苏篱代为传达:**“他不会背叛。是他教会我,真正的沉默不是无声,而是等待最该说话的时候开口。如今钟声已起,若有邪意混入,必是有人冒用其名。”**

话音未落,殿外急报传来??北疆快马加鞭送抵一封血书:**听寂峰地下古碑已被挖出,镇天司旧印重现世间。一名自称‘承寂者’的黑袍人立于碑前,宣称‘旧秩序当复,真言应归于沉眠’,并扬言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,借鬼门开启之际,发动‘万籁俱灭’大阵,令全天下的声音尽数归于虚无。**

太子闻讯,亲自登临观言台。他望着阿阮,眼中既有敬重,也有挣扎。

“我知道你想问什么。”阿阮提笔写道,“是不是该停钟?是不是该重新管控言论?”

太子未答,只从袖中取出一份诏书草稿,上面赫然写着:“鉴于妖术横行,民心易扰,暂闭言堂三月,禁聚众陈情,违者以惑乱视之。”

阿阮看完,抬手将纸撕成两半,掷于风中。

她写下最后一句:**“你可以恐惧,但不能倒退。否则,我们所做的一切,不过是把锁链换了个名字。”**

太子久久伫立,终是长叹一声,焚毁诏稿,转身离去。

七月将至,长安进入战备状态。百姓自发组织“护钟队”,日夜轮值守卫观言台。工匠们依照古籍记载,在钟体四周铸就十二根青铜音柱,每根刻有不同地域的方言谚语,形成“百语结界”,以防外来音波侵袭。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如何辨识“被操控的语言”??那些听起来完美无瑕、令人盲目信服的话语,往往藏着蛊毒。

而阿阮,则开始了一项秘密工程。

她在苍梧岭深处寻得一处天然石穴,据说是上古乐师闭关之地。洞壁布满天然共鸣纹路,正中央有一块悬空石磬,轻敲之下,声如凤鸣。她召集全国最优秀的盲眼乐工,这些人因失明而听觉超凡,能捕捉到常人无法察觉的频率波动。

她们的任务只有一个:**用纯粹的心声,重新谱写一段属于这个时代的‘安魂律’,作为回音钟的新核心旋律。**

过程极其艰难。每一次试奏,都会引来北方强烈的反噬。狂风骤起,雷电劈落,石洞上方的山体多次崩塌。一名乐工在聆听过程中突然七窍流血,临终前手指仍在空中划动,拼出最后三个字:**“他在……抵抗。”**

阿阮浑身颤抖。她终于明白,穆玄冥并未完全消失。他的意识或许被困于听寂峰的某种古老仪式之中,正以残存之力对抗“承寂者”的篡夺。每一次钟声响起,都是他在深渊中的挣扎。

八月初一,新律终成。

名为《赤心引》。

全曲共九章,无词,唯音。第一章节出自农妇哼唱的摇篮曲,第二章采自狱中囚徒的叹息,第三章来自边关将士夜巡时的脚步节奏……直至第九章,乃是万名曾在言堂发声之人齐声呼喊“我要说真话”的录音提炼而成。

当这首曲子首次由盲乐团奏响时,整座苍梧岭剧烈震动。紫藤花再次盛开,花瓣随风飘向四方。远在敦煌的守塔人跪地叩首,称冰窟内的幻影睁开双眼,嘴唇微动,似在跟唱。

与此同时,听寂峰上传来一声凄厉长啸,随即万籁俱寂。

中元节当晚,月色惨白。人们屏息等待灾难降临,却始终不见异象。直到子时三刻,北方天空忽然裂开一道幽蓝缝隙,隐约可见一座黑色高塔悬浮其中??正是传说中的镇天司旧址投影。

塔门开启,一道身影缓步走出。

他身穿褪色黑袍,手持断裂的黑玉塞,面容模糊不清,唯有一双眼睛明亮如星。他举起右手,掌心浮现出一枚微型铜钟,轻轻一震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